當前位置: 資訊> 如何應對農機寒冬期?這些專家有話說
如何應對農機寒冬期?這些專家有話說
2017年7月26—28日,由農業機械雜志社聯合中國農業機械學會普及工作委員會、中國農業機械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中國農機高端論壇,在雄安新區成功召開。國家發改委農經司原副司長、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首席專家方言,工信部智能制造專家咨詢委專家、中國農機工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洪暹國,中國農業機械學會秘書長張咸勝,農業部農機推廣總站研究員劉司法,河北農機局副局長郭恒,北京卓眾出版有限公司總經理杜海濤等行業的專家領導,以及來自中國一拖、約翰迪爾、凱斯紐荷蘭、愛科等企業的高層、經銷商等130余人參加了本屆論壇。本屆高端論壇主題為“變革下的中國農機”,旨在探討在當前的寒冬期,行業該如何發展,企業應如何應對。
每一個農機業內人士都深深感到,2016年至今,農機市場一反常態,發展速度急劇下降,不少企業銷量大幅下降,往年已經進入旺季的三四月份,今年卻十分冷清。顯然,中國農機已然進入了變革期。
論壇上,針對變革下的中國農機面臨的種種困境,方言、洪暹國等5位領導和專家,分別從不同角度探討了當前的難題與破解之道。
作為曾參與關于促進中國農機工業和農機化又好又快發展等多部涉農機政策起草工作的決策者,方言講述了目前高額補貼下的農機困境以及市場下滑的原因,她講到:“市場下滑有三方面因素導致,一是農業結構調整,二是支農政策調整,三是補貼資金減少,補貼成本上升,未來要做的是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農業補貼政策。”
國家發改委農經司原副司長、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首席專家方言
而對《農機裝備發展行動方案(2016-2015)》的形成起到重要推動作用的洪暹國,闡述了《行動方案》對農機工業未來十年的發展規劃。“過去十年,農機工業發展迅速壯大,到2016年達到4000多億元的體量,無論在農機化水平、規模企業數量等方面都取得了值得驕傲的成績。然而,農機行業基礎研究薄弱、產業集中度低、技術標準和知識產權保護不完善等方面的弱點也日益暴露出來。”洪暹國講到。在這種情況,《行動方案》的出臺為未來十年農機工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工信部智能制造專家咨詢委專家、中國農機工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洪暹國
農業機械雜志社社長于帥通過這些年對農機行業的深耕,通過在世界范圍內的交流,通過2017上半年主營業務和利潤與2016年上半年的數據對比、市場變化的表象和本質 以及對標歐美國家實例,分享了他對農機市場的感觸與思索。
他講到:盡管2017上半年主營業務和利潤與2016年上半年相比都有提高,但虧損面在加劇,規模依然處于機械工業的底層,而增速已經排位倒數,一枝獨秀已經成為三年前的稱呼。但未來有新的四大紅利:1、高端用戶:中高端用戶,已經成長起來;2、產品驅動:模式驅動結束,現在到了產品為王時代;3、管理升級:農機專業搞農機,才是不怕寒冬;4、城鎮化率:預計到2030年,從事農業不足1億人。
大型化、專業化、定制化、高效率等產品,將帶動中國農業機械進入另一個境界,市場下滑不必沮喪,這是混進農機行業蒼蠅的寒冬,新的4大紅利,必將助力農機行業崛起。而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要拿自己的短板和別人的優勢競爭,大企業不能違法亂紀、不能以次充好,是社會的責任,也是長遠發展的戰略,不能人家做什么,我們也做什么;不要一言不合就換人,實際上,不是管理的問題,而是制度的問題,需要更換的思想;另外,動蕩的時候,正是中下游企業的機會,在擺好沖擊姿勢前,切勿輕舉妄動,不然死掉的幾率更大。
農業機械雜志社社長于帥
此外,國家農機具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研究員陳俊寶,則對國三升級下,國抽、標準以及排放抽查工作的變化及對農機行業的影響進行了闡釋。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終身教授、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趙建良憑借多年的海外從教經歷以及對農業大數據的研究,用他作為一個老農機人在美國積累的經驗,分享了農業大數據時代的創新機遇和前景;而具有成功實踐經驗的中國農機院機電研究所所長苑嚴偉介紹了物聯網的理論和實際應用。
國家農機具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研究員陳俊寶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終身教授、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趙建良
中國農機院機電研究所所長苑嚴偉
專家們的精彩分享引人深思,而下午的圓桌論壇則以互動性更強的方式,由中國農機工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洪暹國、天津市農機局副局長胡偉、《農業機械》雜志主編劉振營以及河北圣和農業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新芳與主持人農業機械雜志社社長于帥,一起探討了當前農機市場的具體形勢、農機補貼的未來走向以及企業的應對之策。
圓桌論壇
農機行業迎來了變革,破解當前困局顯得尤為重要,每個專家的精彩分享,相信給每家企業及農機人注入了新思路,中國農機勢必會走向新的發展之路!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