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图片区小说区激情区偷拍区-麻豆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天堂综合网

關注微信
小程序

徐順年:為江蘇率先實現農業機械化發揮裝備支撐作用

作者:徐順年 本站發布時間:2018年12月26日 收藏

  編者按:為隆重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展示農業機械化在改革開放中取得的成就和貢獻、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弘揚農機化行業人士不懈奮斗、與時俱進的精神風貌,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開展了“紀念農業機械化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征文活動?;顒拥玫搅藦V泛響應,各界人士積極投稿,參與活動。經組委會初步審核,決定遴選部分優秀文章加以刊發,以饗同仁。

為江蘇率先實現農業機械化發揮裝備支撐作用

  作者簡介:徐順年

  江蘇省農機工業協會會長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來,江蘇農機工業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抓住改革開放這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以振興行業為己任,以加快發展為根本,以改革創新為抓手,在波瀾壯闊的改革大潮中,積極開拓,奮力拼搏,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為江蘇農機工業發展史上譜寫了一幅濃墨重彩的壯麗畫卷。40年來,我省農機工業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在成功實現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后,農機工業體制機制得到進一步轉換,全行業快速發展,總量不斷攀升,創新能力不斷提高,重大和關鍵農業裝備的研發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支撐江蘇農業機械化發展的能力快速增強,江蘇農機制造在全國乃至在世界的地位和影響力不斷提升,為江蘇工業經濟發展和農業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江蘇已成為農業裝備制造大省

  改革開放使江蘇農機工業進入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時期,特別是從2004年開始,中央出臺了農機購置補貼和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有力促進了農機工業的發展,江蘇農機工業連續10年產銷兩旺,多項經濟指標刷新全國紀錄,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農業裝備制造大省。

  (一)總量快速增長,綜合實力大幅提升。2017年全省農機工業增加值304億元,比1977年增長160倍,年均增長13.5%;農機工業總產值1310億元,比1977年增長155倍,年均增長13.4%;對外出口交貨值8.47億美元,增長424倍,年均增長16.3%;農機制造企業320多家,增加了80多家,增長33%,農機流通企業800多家,增加了720多家,增長近10倍,2017年由江蘇生產的農機產品大約3000多種,40年增長2.7倍。

  (二)主要產品產量位居全國前列。40年來,在結構調整和科技創新的引領下,我省主要農機產品的生產實現了總量的快速增長,2017年江蘇生產的大中馬力拖拉機總量占全國28.7%,其中東風農機集團生產的大中馬力拖拉機居全國第三位;全省糧食收獲機械產量占全國30%以上,其中沃得農機集團生產的履帶式聯合收割機位居全國第**;高速插秧機產量占全國80%;飼料機械產量位居全國第**;農用內燃機產量占全國2/3,秸稈還田及旋耕機械產量占全國40%,農用輪胎產量占全國80%,均位居全國第**。目前我省已成為全國糧食生產機械、飼料機械和農用內燃機以及特色農業機械的重要生產基地。

  (三)一批行業重點企業快速成長。伴隨著我國農村經濟和農機化事業的發展,以及改革的不斷深化,在市場的強力推動下,我省涌現了一批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和一定競爭力的企業集團及重點企業,也成長了一批有影響的優秀企業家和功勛人物。常發集團、常柴集團、東風農機集團、牧羊集團、沃得農機集團等企業已連續多年分別進入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和全國機械工業及省民營企業百強企業行列。為了搭乘中國改革開放的快車,日本久保田、洋馬、井關、筑水、佐佐木、金子、美國愛科、韓國東洋、意大利必圣士等外資企業也相繼在江蘇落戶,這些企業集團和重點企業為江蘇乃至全國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裝備支撐,對引領行業發展,保障農機市場的有效供給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結構調整取得積極成效,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在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的共同推動下,江蘇農機工業組織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發生了很大變化,取得了積極成效,通過不斷改革和創新發展,資本結構進一步優化,產業集群效應進一步顯現,民營經濟的活力進一步增強。

  (一)民營經濟成為農機工業的中堅力量。從我省農機工業資本結構現狀來看,民營經濟已占據主導地位,在農機工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民營企業為行業快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目前民營企業的銷售收入,實現利潤,稅金等占全省農機工業的70%以上,全省農機工業中約有20萬人在民營企業就業。常發、東風農機、沃得農機等一批民營企業通過結構調整,經濟實力大幅提升,產品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在產品開發、生產制造、市場營銷等方面已完全具備了和一些發達國家外資同行企業進行競爭的條件。特別是近年來,我省民營企業圍繞國家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補”的總體要求,主動應對市場變化,積極加速新舊動能轉換,產品結構調整取得了新的成效,部分農機產品開發向高端邁進。

  (二)產業集群優勢逐步顯現。通過40年的發展,我省部分農機產品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集群優勢明顯,蘇南地區已成為拖拉機、聯合收割機、高性能插秧機生產的聚集區;常州地區已成為單缸發動機生產的集聚區;連云港灌云縣周邊已成為旋耕機械生產的集聚區;揚州、溧陽飼料機械產銷成為全國單打冠**。全省大中小企業共同發展,主機生產企業和配套件生產企業已形成比較完整的農業裝備產業鏈。目前,江蘇生產的農業裝備完全可以滿足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和部分農業生產環節機械化的需求。

  (三)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隨著我省農機工業的發展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一些農機企業在保障國內市場需求的同時,積極主動開拓國際市場,不斷提高江蘇農機產品在海外的市場占有率和知名度,努力探索全球市場運作的新模式。江蘇牧羊集團以打造世界級企業為目標,堅持走國際化道路,面向全球進行戰略布局,目前企業在全球設有50個代表處,在美國、歐洲分別設立了研究院,通過國際化發力,未來幾年牧羊集團將成為知名的世界級企業。常州東風農機集團產品遠銷世界100多個國家,在許多國家都有代理商。常發、沃得、常柴、農華智慧、揚州維邦等企業分別在國外設點,在走出去方面都取得積極成效,江蘇農機制造正在不斷向海外延伸。

  三、科技創新取得積極成效,創新能力不斷提高

  改革開放以來,許多企業始終把科技創新擺在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突出位置,加大科技創新的投入,通過自主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江蘇農機制造裝備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一些新技術和新產品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國產裝備的技術含量大幅提升,用戶對國產農業裝備的滿意度不斷提高,重點關鍵零部件依賴進口的狀況不斷改善。40年來,我省農機工業新產品、新技術推廣數量、企業發明專利、國家、省、市科技獎獲獎數等均位居全國前列。

  (一)農機產品的國內自給率大幅提升。改革開放初期,江蘇農機工業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大致相差50年左右,1978年以后,在黨的改革開放方針指引下,許多企業緊緊抓住國家發展農機工業的各項好政策,主動扛起江蘇農機制造的大旗,加大技改、研發、基本建設和人才的投入力度,奮起直追,大大縮短了與世界發達國家差距。目前,我省農機產品的國內自給率已超過80%以上,基本改變了先進農業裝備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

  (二)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改革開放以來,我省農機工業新產品不斷涌現,截止去年底,全省已有3500多個新產品通過投產鑒定,4200多項產品通過推廣鑒定;尤其是2004年國家實施農機補貼政策后,投產鑒定和推廣鑒定產品數量猛增,分別比2004年前增長了8倍和11倍。全省有50多項新產品分別獲得省以上科技進步、成果轉化和科技發明獎,有40多項重大農機新技術和新裝備得到推廣運用,一些共性關鍵技術取得了新的突破,智能化大馬力拖拉機、縱軸流全喂入聯合收獲機、高性能插秧機、蔬菜移栽機、多功能復式播種機、熱泵式烘干機、噴桿式植保機、無人植保飛機、智能化飼料加工設備、畜禽糞便成套處理設備、激光平地儀、農機信息化技術裝備、花生、白芹收獲機械等自主研發的高端裝備得到成功運用。一些企業兩化融合步伐加快,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推廣運用取得積極進展,綠色制造、智能制造在一部分企業得到較好運用。

  (三)創新投入和創新平臺建設邁出新步伐。為了加強市場開發,不斷培育新動能,改革開放以來,許多企業緊緊抓住創新這個牛鼻子,不斷加大科技創新的投入,努力推動農機產品的升級換代和技術升級,沃得、牧羊、常柴、東風農機、常發等企業的研發投入強度分別超過了3%,較好地發揮了創新的引領作用。在政府政策的引導下,企業創新平臺建設也取得了較好成績,截止去年底,全省農機系統共建立了30多家省市級技術創新中心和工程技術中心,其中,常柴、常發、東風農機、牧羊、農華智慧等企業的技術中心被認定為國家級技術中心,常發農裝、沃得、常柴分別入圍省創新型百強企業。特別是近兩年由省農機工業協會會同常發集團組建的“江蘇農用動力機械檢測中心”和江蘇悅達農裝組建的“江蘇沿海農業機械檢測有限公司”的公共平臺即將對外開展檢測服務。

  (四)產學研用合作進一步加強。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04年以來,我省農機系統許多企業積極主動加強和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推廣部門的合作,在項目實施,新產品開發,試驗推廣和教育培訓等方面開展了多方位的合作,合作模式多種多樣,交流形式推陳出新,協同創新步伐進一步加快。江蘇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常州機電學院、南京農機化所等單位與省內外有關農機企業,科研單位率先建立了科技創新聯盟,多項科技創新成果得到較好的轉化。各級農機推廣部門,通過推廣運用,不斷把用戶使用情況反饋給企業,主動為企業創新提供第一手資料,我省農機系統產學研用科技創新合作交流機制已初步形成。

  四、農機工業快速發展,推動了全省農機化發展進程

  40年來,農機工業的快速發展,為我省糧食持續增產,農民穩定增收,農業持續增效奠定了堅實的裝備支撐。截止2017年底,全省農村擁有農機總動力達4906萬千瓦,比改革開放初期增長了4倍多,各類拖拉機保有量超過100萬臺,其中大中拖保有量達18萬臺,與大中拖配套的農機具超過36萬臺,配套比達1:2,插秧機保有量14.6萬臺,其中乘座式高速插秧機占50%,位居全國第**。全省農機裝備水平、作業水平和社會化服務水平快速提高,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彎腰曲背幾千年的生產方式已一去不復返。2017年全省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已達83%。高效設施農業主要生產環節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50%,江蘇已率先在全國步入農機化發展高級階段,并將在2020年基本實現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

  40年來,江蘇農機工業的生動實踐,進一步深化了我們對發展農業裝備產業規律性的認識,也為繼續推進農機工業高質量發展積累了一些寶貴經驗。同時,也使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我們同世界先進制造水平相比,尤其在創新能力、智能制造、質量品牌建設、管理水平和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還存在很大差距,特別是一些小企業的發展方式仍然比較粗放,產品低水平重復、低價競爭的狀況依然存在,產業結構和行業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尚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抵御市場風險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還比較薄弱,企業轉型升級的任務非常艱巨,農機工業從制造大省向制造強省轉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制造強國戰略思想為指導,以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講話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指針,認真貫徹《中國制造2025江蘇行動綱要》,國務院《農機裝備發展行動方案(2016-2025)》和中央《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全力推動江蘇農機工業向農機制造強省轉變。

  一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堅定做好農業裝備產業的信心和決心。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面對當前農機工業經濟增速下行壓力的加大,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既要充分認識和重視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做好積極應對,又要看到我國農機工業發展仍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特別是2018年12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升級,助力鄉村振興、“三農”發展,以及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各項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實,將給農業裝備產業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們必須審時度勢,搶抓機遇、迎難而上、多措并舉、全力推動江蘇農機工業發展始終走在全國前列。

  二是要加強結構調整,積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結構調整是轉變農機工業發展方式的重要任務,要進一步增強結構調整的緊迫感和自覺性,緊緊抓住農機工業當前的換擋期,加快轉型升級步伐,要按照中央“三去一降一補”和“抓創新,補短板,強弱項”的總體要求,全力破解產品結構不合理和發展不平衡問題,積極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集中做好調結構、換動能兩篇大文章,不斷培養新的增長點和競爭新優勢,努力開辟市場新空間。

  三是要加強科技創新,進一步增強創新發展活力。科技創新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核心和關鍵,要認真貫徹全省科技創新工作會議精神,緊緊抓住省委、省政府今年8月出臺的深化科技體制改革30條政策措施等文件的契機,把創新驅動貫穿于一切工作的始終,要主動瞄準國際農機科技前沿,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積極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進一步強化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充分激發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的積極性,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農機技術創新體系。要充分發揮我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骨干作用,讓高校和科研院所更多的科研成果首先在江蘇農機企業轉化,加強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努力構建江蘇農機工業科技創新發展新優勢。

  四是要加強品牌建設,推動江蘇農機產品質量再上新水平。在推動農機工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中,我們必須把品牌建設和質量興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樹立品牌戰略和質量第一的強烈意識,認真貫徹國家和省關于加強品牌建設和質量提升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農機制造由產業優勢向品牌優勢轉變。加強標準化建設,不斷提高農機產品的供給質量,使農民心中比較滿意的國產農機品牌越來越多。

  五是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其核心是人才的競爭,全行業要把人才隊伍建設放在科技創新**優先的位置,積極創新人才激勵機制,從根本上補齊人才這個短板,著力營造留住人才,使用人才,讓人才充分展示才干的濃厚氛圍,通過引進、發掘、培養、善用,努力建設一支適應江蘇農機制造業發展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

  回首40年的改革開放,江蘇農機工業取得的成就,我們感到無比自豪。展望未來,我省將率先在全國建成農機制造強省,使命十分光榮,困難與機遇同在,信心與勇氣依舊,改革未有窮期,實踐永無止境,創新永無止境。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定信心,埋頭苦干,加快改革發展步伐,為江蘇率先在全國實現農業機械化發揮好裝備的重要支撐作用。

文章來源:中國農機化協會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新聞來源地址: https://mp.weixin.qq.com/
  • 暫無評論
加載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成av人片在| 色综合久久无码中文字幕app| 日本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极品| 成人aaa片一区国产精品| 人妻内射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ⅴ国产v天堂a无码二区|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精品 美利坚 | 日韩 欧美 动漫 国产 制服 | 狠狠躁狠狠躁东京热无码专区| 免费av网站| 色屁屁www免费看欧美激情| 大伊香蕉精品一区视频在线| 久久www色情成人免费|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视频| 欧美人与禽2o2o性论交| 米奇7777狠狠狠狠视频影院| 国产内射老熟女aaaa∵|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 国产精品无套内射迪丽热巴| 14萝自慰专用网站|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男女超爽视频免费播放|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阳茎伸入女人阳道视频免费| 好爽好黄的视频|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 四虎影视成人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66热人妻偷产精品9| 国产裸体舞一区二区三区| 妺妺窝人体色www在线小说|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国色综合久久|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久久不卡|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国产一国产二国产三国产四国产五|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樱桃视频 大全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