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正視差距:國產農機產品才能更好的“走出去”
正視差距:國產農機產品才能更好的“走出去”
近年來我國農業機械化技術取得長足進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技術水平仍明顯不足。須正視差距,才能取得進步。
經歷“黃金十年”之后,我國農機化水平達到前所未有的高位,已經躍居世界第一農機制造大國。近些年,我國農機質量要比原有水平強很多,有些品類的農機產品甚至要強過“洋品牌”,但是多數國產農機卻很少“敢”將產品與國際大品牌作對比。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4月6日發布消息稱,針對國產犁在耐磨和抗沖擊性等方面的差距,中國科研人員已研制出一種耐磨高強高韌合金鋼。目前,科研人員利用該材料,已成功制造出鏵式犁,以及圓盤耙、旋耕刀和波紋盤等農機配件,并且在中國多地農場開展了考核和示范應用。實踐結果表明,**新研制生產的“中國犁”系列產品使用壽命為以往國產犁的2倍以上,其中局部強化的鏵式犁可實現自磨刃效果,使用壽命為以往國產同類產品的5倍以上,整體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而價格不到進口產品的一半。
不對比,就不會知道差距;知道差距之后,潛心研究,才能追趕,甚至是超越。不僅是在犁具方面,在其他農具、農機方面也是同理。筆者認為,通過此次犁具的對比,應該可以點醒國產農機生產企業,特別是我國農機行業進入“低谷期”之后,到了與“洋品牌”作全面對比的時候了,尤其是在參數、使用壽命和無故障時長方面的對比等。
為什么很少進行對比?
產品構造。不得不承認,在部分國產農機研發初期,部分生產企業曾直接復制外資品牌產品,遭到外資品牌提起的專利訴訟。但大部分現有國產品牌都有自己的研發團隊,在研發的同時也吸取了其他品牌的教訓,對自有研發技術成果進行了專利保護。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目標是同一個,如果其中一個路徑被別人占領不讓走,企業只能自己去探索其他通往目標的路徑,同時還要防著被別人“借道”。因此,產品構造等核心方面一直很少被拿來公開對比。
產品性能。不得不承認,很多產品是怕比較的,特別是怕與同類型先進產品比較,怕比得一無是處、怕被人誤認為抄襲、怕影響以后的銷量等等。但是很多人買東西的時候,貨比三家是習慣,比的就是產品性能,在購買之前怎樣體現性能優越?很多產品性能從參數表里就能一目了然,但是,出于前面提到的多種考慮,很多廠家不敢將自家產品與“洋品牌”進行參數上的對比。其實,用戶在購買前“貨比三家”時,已經將相關產品“了然于胸”了。欲蓋彌彰往往會適得其反,還不如將各重要參數對比直接呈現給用戶,讓用戶輕松、方便做出選擇,或許用戶會顧念廠家、經銷商的誠實、守信而領情。
心理作用。不得不承認,大部分國產高端農機與國際先進產品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不少國產農機不敢與國際品牌進行正面對比,進而形成了“談虎色變”的心理作用。但是這些國際品牌已經進入國內農機市場,用戶在市場上購買農機時便對各類農機進行著選擇。因此,無論產品品質如何,隨時隨地都面臨著用戶的比較,躲避心理是無濟于事的,能做的就是比較出差距,逐步改進,提高產品競爭力。
進步:國產農機硬實力與日俱增
直面短板。這次國產犁具與“洋品牌”對比后,在社會輿論壓力下,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迅速將國內先進科研成果成功制備出鏵式犁,并且在中國多地農場開展了考核和示范應用,充分體現著國家、國人的自信,敢于面對、挑戰國外品牌農具,攻克重要技術難關。面對短板和難關,迎難而上的精神振奮了國產農機形象,后續的市場銷量值得期待。
競爭需要。隨著近些年國產農機的逐漸崛起,現有的市場份額已經不能滿足國內品牌的發展,搶占國外農機品牌市場份額是遲早的事,將產品參數、性能、使用壽命、無故障時長等與國際品牌農機對比,或許能夠再度燃起國人對國產農機的信心,將“我也想愛國,但是國產農機品質讓我沒辦法愛國”,變成“國產農機品質靠得住,所以我能愛國”。
國產農機品質逐漸提高。近些年,在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拉動下,我國農機化水平還在不斷提高,國產農機也從剛開始的簡單復制模仿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農機研發水平、制造能力、創造能力、產品品質等都在不斷提高,已經與剛一開始的國產農機有了“脫胎換骨”的大變樣。
結束語
希望有國產農機敢把產品與進口農機對比,與國際新進產品對比,發現自己的短板,才能彌補、追趕、超越,國產農機才能更好的“走出去”。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