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助推制造業轉型 產業互聯網是“互聯網+”另一片藍海
助推制造業轉型 產業互聯網是“互聯網+”另一片藍海
近日,在2015“互聯網+”助推產業轉型升級發展高峰論壇上,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巡視員李穎指出,在互聯網的支撐和作用下,相關部門要針對國際化互聯網化的環境,加強對新的規則制定的研究,做好頂層設計,加速提升和促進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資料圖
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處長李穎新表示,“互聯網+”已成為各界產業力量跨界融合、協作供應、創新創業**活躍的載體,“互聯網+”到哪里就將把顛覆帶到哪里,也就把夢想放飛到哪里。李穎新認為,產業互聯網是“互聯網+”的另一片藍海。
互聯網改變經濟運行方式
互聯網產業飛速發展,深刻地改變了我國的經濟運行方式。截至2012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6.49億戶,網絡購物市場規模達到2.8萬億元,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達到5.57億戶。此外百度的網絡搜索量每天高達50億次,中國互聯網相關企業在全球的影響力大大提升,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前10位中有六家來自中國,華為是全球**大的設備商,阿里巴巴成為全球**大規模的IPO,中國制造取得了穩步增長。
李穎指出,我國有22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制造業占全球的比重連續四年上升,保持制造業第一大國地位。自19世紀中葉以來,我國又重新回到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的地位。在新的歷史起點,也要清楚地看到,當前世界經濟和產業格局正處于大調整、大變革和大發展的新的歷史時期。高端制造回流與中低端制造回流的雙向擠壓形成的壓力日益嚴峻,全球貿易規則重構相互交織。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處于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鎮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狀態。經濟發展環境發生重大變化,中國制造業面臨著嚴峻的內外部形勢。
互聯網應用在制造領域深化
近年來,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得在工業文明時代的很多經濟規律和價值創造規則受到沖擊,傳統制造業不斷被植入互聯網基因,工業云、個性化定制,O2O,C2B新型模式和新業態風起云涌,新型的產業協作關系不斷被催生,符合經濟效益不斷被提升,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的途徑和難得的發展機遇。
我國高度重視產業環境的變化,大力布局新的發展戰略。2015年5月國務院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計劃,繼續深化互聯網在制造領域的應用,加強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
李穎指出,今年6月15日,李克強總理在視察工業和信息化部時提出,要打造創新驅動的新優勢,通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充分釋放市場,創造潛能,促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要打造智能發展的新優勢,抓住互聯網跨界融合的機遇,促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和3D打印技術在制造業全產業鏈的集成應用。
現在消費互聯網發展非常快,但是消費互聯網、產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跟制造業的銜接實際上還有非常大的不同,真正推動制造業產業轉型,單純地依靠原來傳統企業的基因是不行的,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一場全民運動,據此才有可能實現目標,把全社會的資源動員起來,并通過互聯網把市場潛能釋放出來。
推進產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互聯網+”戰略,工業和信息化部圍繞提升“互聯網+”制造業、“互聯網+”小微企業兩大能力,研究制訂了“互聯網+”行動計劃。要推進“互聯網+”制造,發展中國的工業4.0,首要目標是構建基于互聯的工業體系。核心是構建整合信息對接,采購、銷售、結算、投融資等行業供應鏈服務一體化平臺。按照分工,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將以信息化和工業融合為主線,大力推進智能制造,發展工業電子商務,完善信息服務支撐體系,培育支持產業互聯網跨越式發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
互聯網與產業融合創新發展基礎在企業。聯合典型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投資等社會力量,搭建一個開放式的產業聯盟平臺,共同建立完善的市場機制,為產業互聯網的良性發展助力。要加強聯盟作用,立足產業,推進“互聯網+”以及“+互聯網”的發展,推進產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
當前,在產業經濟重構過程中,全球都在構建一個新的秩序,對此我國也要從一開始就參與到新的規則制訂過程中,處理好安全、發展、市場和政府之間的關系,做好頂層設計,占領制高點尋求共同發展。要支持創新企業和創新項目的孵化。解決一些企業管理和技術脫節問題,使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產業能力的銜接得到有效的結合。同時還要促進產業與金融的融合,推動產業金融服務。
“互聯網+”的另一片藍海
李穎新認為,產業互聯網是“互聯網+”的另一片藍海。傳統產業依靠互聯網建立了新的思維模式、組織模式和運營模式,定制化生產、服務型制造,傳統條件下難以實現的模式正在一一實現。跨界融合發展更加明顯,大市場、大流通、大服務的模式正在形成。產業互聯網的潛力無限,機遇無限。
產業互聯網發展的根本目標是使中國的產業基礎更加堅實,資源配置效率更高,生產組織方式和價值創造方式更有效,金融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能力更強等,這需要把開放、共享、包容的互聯網基因融入到產業發展里面。締造出引領發展潮流的優秀企業家團體,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發展根基。
“創新無限,也要守住安全的底線。”李穎新還特別強調指出,互聯網廣泛應用,不僅催生了新的產業形態,也正在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全新空間,應該說從來沒有一個時期,創新創業的政策環境如此的優越,氛圍如此的濃烈,它們將引領中國發展的未來,他們是中國發展的希望。同時安全和發展也是相伴相隨的,技術的安全可控、數據的安全、個人隱私的保護要貫穿始終,沒有安全也就談不上真正的發展。
此外,政策要創新,生態是關鍵。很多領域現行的政策和管理制度已經不能適應互聯網創新的步伐,這推動我國要加快提升互聯網條件下治國理政的能力,要求政策更有包容性和前瞻性,政策之間要有協同和創新,法律法規建設要加快推進,真正營造出公平、公正和規范的市場環境。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產業互聯網發展要堅持市場主體,核心是打造產業生態環境,聯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載體,在凝聚了眾多的投資機構、技術服務機構、產業力量之后,必將能激發出創新的火花,培育和壯大新的產業力量。
●相關報道①
用“互聯網+”助推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6月26日表示,《“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發布后,國家發改委將會同工信部等有關部門按照指導意見的工作任務分工安排,抓緊實施,以推動互聯網與各個領域的深入融合和創新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用“互聯網+”來助推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并邁向中高端水平。
6月26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懷進鵬、保監會主席助理梁濤介紹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和中國保險投資基金等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林念修指出,3月份以來,國家發改委聯合工信部、財政部、網信辦一共10個部門,在廣泛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共同起草了《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堅持以改革創新和市場需求為導向,突出企業的主體作用,強調要充分發揮我國互聯網的規模優勢和應用優勢,推動互聯網由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拓展,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增強各行業創新能力,構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優勢和新動能。
林念修指出,《指導意見》共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行動要求,系統闡述了實施“互聯網+”行動的總體思路。概括起來就是“一條主線、四個著力點、五條原則、四大目標”。一條主線,就是要大力拓展互聯網與經濟社會各領域融合的深度和廣度,促進網絡經濟與實體經濟協同互動發展。
四個著力點,就是著力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釋放發展潛力和活力;著力做優存量,推動產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著力做大增量,培育新興業態,打造新的增長點;著力創新政府服務模式,夯實網絡發展基礎,營造安全網絡環境,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
五條原則,一是要堅持開放共享,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二是堅持融合創新,打造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三是堅持變革轉型,推動傳統產業和公共服務轉型升級;四是堅持引領跨越,構筑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競爭新優勢;五是堅持安全有序,建立科學有效的市場監管方式,保障網絡安全和市場安全。
四大目標,即通過實施“互聯網+”行動達到:一是經濟發展進一步提質增效,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取得積極進展,基于互聯網的新興業態不斷涌現;二是社會服務進一步便捷普惠,公共服務資源配置不斷優化;三是基礎支撐進一步夯實提升,網絡設施和產業基礎有效鞏固加強,應用支撐和安全保障能力明顯增強;四是發展環境進一步開放包容,互聯網融合發展面臨的體制機制障礙得到有效破除。
林念修表示,第二部分主要是行動任務,對“互聯網+”行動做了具體的安排,提出了包括“互聯網+”創業創新、協同制造、現代農業、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等11項具體行動,并根據互聯網與相關領域融合的特點和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明確了40項重點發展任務。“互聯網+”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指導意見確定的11項行動很難覆蓋所有領域,在今后的具體實踐中還是要用開放的理念、發展的眼光來推動這項工作。
林念修介紹,第三部分是行動保障,提出了七個方面的政策舉措,從夯實發展基礎、強化創新驅動、營造寬松環境、拓展海外合作、加強智力建設、加大引導支持、做好組織實施等方面,明確了25項保障措施。
●相關報道②
“互聯網+”行動路徑鎖定11個目標
6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
業內人士認為,指導意見對“互聯網+”概念落地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在推動互聯網打破傳統行業障礙,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方面,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這次會議通過了《“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明確推進“互聯網+”,促進創業創新、協同制造、現代農業、智慧能源、普惠金融、公共服務、高效物流、電子商務、便捷交通、綠色生態、人工智能等若干能形成新產業模式的重點領域發展目標任務,并確定了相關支持措施。
平安證券研報認為,“互聯網+”行動計劃將重點促進以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現代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等的融合創新,發展壯大新興業態,打造新的產業增長點,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環境,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增強新的經濟發展動力。
這次會議提出了對“互聯網+”重點領域的支持措施:一是清理阻礙“互聯網+”發展的不合理制度政策,放寬融合性產品和服務市場準入。二是實施支撐保障“互聯網+”的新硬件工程,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核心芯片、高端服務器等研發和云計算、大數據等應用。三是搭建“互聯網+”開放共享平臺,開展政務等公共數據開放利用試點,鼓勵國家創新平臺向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在線開放。四是加大政府部門采購云計算服務力度。五是注重安全規范,加強風險監測。
對此,業內專家解讀稱,政府消除相關政策障礙,進一步開放互聯網軟硬件平臺,將推動我國互聯網信助推制造業轉型產業互聯網是“互聯網+”另一片藍海息基礎設施建設,如芯片、云計算、信息安全的大發展。
廣證恒生研報分析稱,“互聯網+”將重塑計算機行業的商業模式。計算機行業上市公司的業務多以行業解決方案為主,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應用將使其從單純的產品、服務轉型為互聯網模式。
具體來看,在政府大力倡導自主可控的時代背景下,互聯網國產化替代進程加速,服務器、操作系統、數據庫等國產軟件廠商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此外,智慧城市、信息安全和互聯網金融是推動經濟結構轉型的重要力量,信息安全領域的投入預計未來三年有30%以上的增長。
●6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將清理阻礙發展的不合理制度政策,支持互聯網企業上市。“互聯網+”這一新興產業模式正式成為中國的國家行動計劃。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