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農機合作社需尋求新的獲利點
農機合作社需尋求新的獲利點
3臺大型的收割機、4臺大型拖拉機閑置在倉庫里,外面的停車棚還放著十幾臺小型農機具,都落了一層薄薄的灰塵,經營活動基本停止。這是日前記者在天津市一家農機合作社看到的景象。這樣的情景不僅出現在這一家,在這冬閑時節,記者走訪的另外幾家也是如此。
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農機合作社得到迅速發展,目前,本市正式登記注冊的農機合作社已達109家,共吸納社員5000余人。據了解,這109家合作社規模大小不一,機具數量不一,社員人數不一,管理模式也存在著很大的差別。但是大部分農機合作社的主要經營范圍還是為農戶提供農業機械化作業。所謂的農業機械化作業也主要服務于小麥、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因此受季節限制較大,一到農閑時節,合作社也就處于休業狀態。
其實,幾年前,這種時忙時閑的工作狀態也能使合作社有不錯的收益,但是,隨著我國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作用日趨顯現,農機的保有量越來越多,農機作業市場競爭激烈,加之燃油、人工等成本的增加,僅靠農機作業服務已使得合作社難以生存。因此不少農機合作社開始尋求新的獲利點。
大港世紀田園農機專業服務合作社就是其中一家,其負責人對記者說:“為尋找到長期而又穩定的作業面積和收入,我們主動與緊鄰的神馳牧業洽談,為對方提供青絲種植機械化服務;同時利用承包的土地種植棉花、玉米、青絲,每年僅種植經濟作物就為合作社帶來60多萬元的經濟收入;此外,看準綠化產業的前景,投資100多萬元,承包土地400畝,種植觀賞林2萬余株;為提高農機利用率,投資100多萬元購進挖掘機和推土機,結合已有拖拉機,在冬閑時期從事土方工程,不但解決了機具閑置問題還為合作社增加了收入。”
事實上,農機合作社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的作用不只是農機服務,以服務為主的綜合性經營模式,不僅僅能讓合作社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更可以讓農民多賺錢!尤其是眼下冬閑時節,農機專業合作社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深挖潛能,積極拓展冬季農機作業服務領域,如農機維修和農副產品作業等,使社員當起多面手,實現農機專業合作社健康、持續發展。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