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图片区小说区激情区偷拍区-麻豆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天堂综合网

關注微信
小程序

土地流轉改變農業生產模式 機械化成農戶優選

作者:央視《經濟半小時》 本站發布時間:2014年06月19日 收藏

  在麥田里往來穿梭的機械設備

在麥田里往來穿梭的機械設備

  收割機收割后直接打出的麥粒

收割機收割后直接打出的麥粒

  渭南夏收接近尾聲,豐收幾成定局。土地流轉政策深入,改變當地靠天吃飯的農業格局,農田水利設施和農業機械化大規模投入有效保障農業豐收。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生產,不斷探索農民致富出路,現代化設備和規模化生產為糧食安全保駕護航。

  眼下又到了夏收季節,從南到北各地陸續開鐮。陜西是中國的產糧大省,歷史上,適合糧食種植的八百里秦川也一直是陜西人的驕傲。2013年,陜西省雖然遭遇嚴重的干旱,但糧食產量仍然達到243億斤,實現連續10年的糧食豐收。但今年年初,陜西關中的中東部地區遭受旱災,往年糧食產量占陜西六分之一的渭南市,農作物受災面積高達11.9萬公頃,那么,渭南今年的夏糧還能實現豐收嗎?

  土地流轉改變農業生產模式 機械自動化成農戶優選

  在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的一片黃河灘地上,記者看到,各種大型機械不斷往來穿梭,大型收割機不斷吞下一片片麥穗。很快,成熟的麥粒就堆放在田間地頭,由于是機械化聯合作業,就連麥稈也很快被打成四四方方的形狀,一個個散布在麥田里,收獲的喜悅就這樣充滿每一塊麥田。

  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種糧大戶郝明漟:今年是會增產還是會增產,今年前季雨水很勤,這個每畝地在1000斤到1200斤,還有打1300斤的。

  郝明漟,是渭南市的一個種糧大戶,他今年承包了2000畝黃河灘種麥子,雖然夏收是一年中**忙的時節,但記者也注意到,由于雇傭了大量現代化的農機進行收割,因此,他的工作也只是開著車四處巡視正在收割的麥田,偶爾打打電話,聯系下車輛,沒事的時候在車里聽聽音樂,顯得很是輕松。

  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種糧大戶郝明漟:總共這個黃河灘是38萬畝土地,有20萬畝小麥面積,現在我估計得收了有十幾萬畝了,現在是短平快,一天就結束,連種帶收,農民一天就結束了。

  郝明漟告訴記者,他今年承包的2000畝地,平均畝產達到1000斤,總收入達到236萬元,扣除上半年的土地租金、以及種子化肥等投入后,估計能賺100萬左右,如果下半年秋糧不出大的意外的話,他今年能賺200萬元左右。而在今年年初碰到大旱的情況下,能夠獲得豐收,他也認為,這和自己的水利投入是分不開的。

  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種糧大戶郝明漟:自己打井,就是打對口抽。我們自己噴灌。

  記者:打一口井多少錢

  郝明漟:打一口井 1000多元,我們這十幾米就打出來水了。

  郝明漟告訴記者,為了保障糧食豐收,他每100畝耕地就打1口井,這樣算下來雖然會花掉20多萬元,但打井的投入只相當于1年凈利潤的10%,并且從第二年起灌溉就幾乎沒有成本。他說,自己敢于對農田水利進行大資金投入,是因為土地流轉政策改變了以往的農業生產模式。在以前,一家一戶的農民由于擁有很少的土地,經濟產出很少,因此,打井搞農田水利建設就顯得不劃算,也沒有人愿意投入,望天收也成了不少農民的選擇。但現在,通過土地流轉,使得大面積的集約化經營稱為可能,為了獲得更多的糧食和收益,幾乎所有的種糧大戶都愿意拿出一部分利潤進行長遠的布局,而這也能更有效的保障糧食生產。

  記者:你感覺這個變化大嗎?

  郝明漟:肯定大嘛。

  就在距離郝明漟幾十公里外,54歲的李秀芳也在高興地聽著音樂。

  李秀芳今年租了6000多畝土地,其中小麥就種了4800畝,而現在,也正是收獲的時候。

  記者:這個收割機收完之后打出來直接就是麥粒了?

  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種糧大戶李秀芳:是,你看它比較干凈。

  記者:殼都脫落了。

  李秀芳:對,它已經脫落,而且不用晾曬,它現在已經是干了,它不是有一個干濕度嘛,不能超過多少,也是在正常的范圍以內,我這個可以直接入倉。

  記者:機械化帶來的勞動力的節省,還是很多的。

  李秀芳:是。沒有機械化不敢種,1000畝都不敢種,要讓人收,那是不可能的。

  李秀芳告訴記者,從今年初步的夏收情況看,1畝地的麥子產量達到1000斤應該沒有太大問題,即使下半年的秋糧玉米達到正常年景,每畝地靠種糧食也能凈賺1000元,種糧食、賺大錢在她心里并不是一個夢。

  李秀芳:如果1畝地就是(賺)1000元,種一萬畝地掙一千萬,你覺得這少嗎,真的是不少。

  1畝地1年竟然能凈賺1000元,這也引起了記者的好奇,因為在當地,很多農戶種自己的地,在沒有土地租金的情況下,如果考慮人工費用種糧幾乎就不賺錢。那么,李秀芳每畝土地每年要承擔500元的租金,同時還要拿錢請人耕種,為什么成本增加的情況下,每畝土地每年還能凈賺1000元呢?李秀芳說,秘密就是用機械化降低成本。

  李秀芳:這么大一個面積,我們只有兩三個人在這里管。我們一天可以澆這4000畝地,我一天把這四千畝地可以澆完,你就是沒有雨水,用我這種設施,我永遠是高產的。

  為了降低成本,李秀芳不僅在收割和耕種方面通過聘請收割團隊實現了機械化,而種植過程中,更是實現了全過程的自動化,比如,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她從國外引進的大型噴水澆灌設備,為了購買這些設備,李秀芳一共花了1100萬元,其中250萬元是當地政府補助的,當這些設備引進之后,不僅能夠節省大量的水資源,同時,將近6000畝的農田,日常管理只需要兩三個人就足夠了。

  李秀芳:整個設備和配套設施,地下的管道、打井、蓄水池整個算下來,一畝地就是2000元左右。

  記者:成本?

  李秀芳:對,投資。但是這澆起水來太方便了,澆水1畝地1元錢。

  記者:澆1畝地1次?

  李秀芳:對,只有一個電費。然后是澆灌方法,這個半徑是474米,轉一圈23個小時,澆1100畝地。

  李秀芳也告訴記者,種植4800畝的糧食,每年的播種、收割如果靠手工勞動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當地的勞動力價格已經漲到了1小時10元錢,即使付出這樣的價格,也找不到這么多的人。而現在,她每年雇傭外面的機械化種植、收割團隊,一年下來從播種到收割才只花80萬元。

  李秀芳:一個禮拜,我把這幾千畝地全部種完,甚至一萬畝地都能種完,那就上機械嘛。

  李秀芳是個敢于嘗試的人,為了提高效率、節省人工,就連平常給莊稼打藥,她也用上了普通農民想也不敢想的設備。

  李秀芳:在噴藥的時候,我們今年都用了飛機,因為飛機在這飛的時候比較空曠,你看我們把這條路都修了,這將來都是一個飛機的跑道。給飛機做一個跑道,飛機打藥,這幾千畝地可以說一天澆完,一天都打完,可能幾個小時都打完了。

  為了**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李秀芳計劃明年就自己買一架打藥的飛機,雖然這要花掉幾十萬元,但她認為,這對自己未來要承包幾萬畝的計劃來說,飛機也是必須的裝備。

  李秀芳:國家有補助更好。沒有補助,我這么大面積我肯定會考慮這方面,就是要自己買飛機。

  今年夏收,李秀芳靠著各種機械化裝備,不僅實現了畝產1000多斤的目標,同時也有效的降低了成本,上半年實現盈利250多萬元。她還高興地告訴記者,現代化的大面積種植,每畝單產要比以往農民零散種植高出30%左右。

  李秀芳:我的目標是,如果有可能,我會種10萬畝,單從糧食這一塊,只要設施跟上。

  土地流轉政策的推廣正在給我們的農業帶來嶄新的變化:以前在國外才能看到的各種收割機、旋耕機、秸稈打捆機開始出現在渭南的農田里;1000多萬元的大型節水噴灌設備也開始陸續應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一輩子都不敢想的飛機在承包大戶眼里也不再是問題。**為重要的是,這種變化給我們帶來了更穩定更高的糧食產量。當然,我們也不得不看到,陜西是一個缺水的省份。陜西的銅川、渭南、寶雞等地,當地水資源遠遠不能滿足農業安全生產的需要。那么,面對這一狀況,陜西又要怎么做才能更好的保障農業生產呢?

  土地流轉促生種糧大戶 生產責任心變強

  夏收時節,在陜西省渭南市朝邑鎮的紫陽村,記者見到了46歲的種糧大戶段振華、60歲的種糧大戶成寶元和生產隊長嚴華。

  陜西省渭南市朝邑鎮紫陽村村民段振華:現在農村在城里買房有意向的,占了70%到80%。有房,可能到你屋里說媒的人就多,你說是不是。沒房,說媒的人就少。

  記者:要是沒房呢?

  段振華:沒房給錢。

  記者:要給多少錢?

  段振華:一般就是先給預付款。首付,**少是一間房的首付。

  老人們說,以前打工讓不少年輕人離開農村,現在結婚,向往城里生活也開始讓更多的年輕人離開村莊。紫陽村1500多戶籍人口中,現在留下來的只有七八百人,村子和耕地只有靠著老人在看守著、耕種著。

  段振華:論年齡,這是**后一代農民、為什么這么說是**后一代農民呢?他種完以后,地沒人種了,種不動了。

  農村人口的城市化遷移,也拉開了土地流轉的序幕。生產隊隊長嚴華告訴記者,紫陽村一共有2000畝耕地,其中70%都已經流轉出去,剩下的30%估計在未來幾年也會進入流轉的行列。

  段振華:個別的能種,但是三五年就給你了,3年后他種不動了。

  46歲的段振華不愿外出打工,也早就過了在城里買房才能結婚的年齡,因此,他也理所當然地成了村里的種糧大戶,今年他租了200畝地,采訪時,他剛收完麥子。

  陜西渭南市朝邑鎮紫陽村村民段振華:200畝地,應該1畝地有七八百元的(凈)利潤。

  記者:七八百元,今年應該就有14萬。

  段振華:對

  成了種糧大戶后,段振華感到很多東西都在變:收入在不斷增加,責任心越來越強,以往無所謂的事,現在也要盡心維護,比如眼前的這條水渠。

  段振華:以前都是這種土渠澆地的時候,一家一戶在河水里面打的泵,一家一戶都是自己抽,都是土渠。一家澆完,另外一家澆,全都是草,全是荒草,長滿了。

  記者:通水嗎?

  段振華:通水,水是能通,但是浪費很大。經常像那種渠就經常跑水,就爛了,也沒人管,到用的時候才修。

  隨著村里的種田大戶越來越多,這條20年來爛了修、修了爛的土渠,搖身一變成了水泥板襯砌的新形象,以前渠道里的荒草也不見了蹤影,段振華說,土渠不土的原因就是:它從以往大家只用不管的公家渠,現在成了種田大戶的財富渠。

  段振華:一個是這成了公司的財產了,另外是用這個提高產量,是不是。

  記者以前可能是分散到每一家,每一戶,每一段,各家各戶可能有的種地。有的不種地,有的段荒廢了,就影響到下面的。

  段振華:就是影響到下面了,就是你用的你維護,你不用你不維護。現在這塊都成了合作社,都統一種的,統一種,那不是就要統一維護好。

  記者:涉及到整體的利益,將來產量,澆水方便不方便。

  段振華說,現在有兩種力量在主動維護田間地頭的水利渠道,一個是像他們一樣的種糧大戶,而另一個則是種植面積占到耕地面積一半的果農。

  段振華:一年收入十幾萬,在村里面算不上高收入。

  記者:十幾萬還不算高收入?

  段振華:我村里栽棗樹的多的很,十幾畝棗樹就二三十萬。一畝棗樹賣2萬3萬,這是冬棗。

  段振華說,大荔縣引進的是山東沾化的冬棗,由于氣候和土地的原因,這里生產出來的冬棗品質并不亞于山東沾化,農民種植冬棗,一畝地的純收入可以達到一萬多元,所以當地不少棗農也都主動的維護水利渠道,保障冬棗的種植。

  陜西渭南市朝邑鎮紫陽村村民成寶元:基本上比種糧能高個10倍左右。

  記者:多少?

  成寶元:要高10倍,對,經濟效益上。

  在渭南市大荔縣地勢較低的大片河灘地,土地在流轉后基本種上了麥子、玉米等糧食作物。而地勢相對較高的村莊附近,大約50%左右的農田都已經種上了冬棗、桃、瓜果等經濟作物。采訪中,我們也了解到,當地政府目前也在加大對農田水利的投入,來解決潛在的農業用水風險,保障農業生產。

  科技攻關、政府投資,灌溉體系煥發生機

  在大荔縣,眼前的大片農田雖然看起來郁郁蔥蔥,很多人都不會認為這樣的田地會有什么問題,但大荔縣水務局農水股股長張渭卻告訴記者,這樣的農田其實也隱藏著看不見的危機。

  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水務局農水股長張渭:地下水超采越來越嚴重。現在的話, 機井打到100多米。

  記者:打100多米 。

  張渭:對。老井吊枯,每年新打機井,從我這縣域發展,現在建了一個工業園區。工業園區用水量比群眾用水量還大,它井打到200多米,就是和群眾已經開始搶水了,機井你根本抽不到水。一到夏季光灌區一個鎮,有2萬多眼井。

  記者:現在基本上都枯了嗎?

  張渭:大部分都不行了,都抽不出來水。

  搶水也帶來一個惡果,那就是隨著老井的報廢,新的機井越打越深,打井成本越來越高,這也大幅提升了農業生產的成本。

  張渭:井越打越深,沒辦法。這不出水的話,生態環境就惡化了。

  機井干枯,莊稼就要靠渠道來灌溉。但就在渭河邊,記者也看到上世紀70年代建設的、保障這片農田用水的抽水站,張渭告訴記者,在將近20年的時間里,這個抽水站都處于廢棄狀態。

  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水務局農水股長張渭:(當時)地下水比較豐富,用這個灌溉和群眾脫節。用機井很方便,打井的話,二三十米就能打出來水,機井一方便,群眾就把這個丟棄了。

  就在這個抽水站廢棄多年之后,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大量機井干枯,當地農業生產開始出現危機,于是大荔縣水務局投入大量資金,重新恢復了這個抽水站。

  記者:這是以前的管子。現在粗的管子,是現在新建的。

  張渭:新建的,原來設計的是1.5,現在加到2.5噸每秒。

  記者:像這個渠恢復之后能灌多少畝 ?

  張渭:5萬畝。通過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把它恢復起來,把這5萬多畝地的灌溉在水量不足的情況下建個湖。可以填水補充,調節工業、農業的爭水問題。

  在大荔縣記者看到,當地在快速恢復傳統的灌溉體系,并通過一級一級的抽水站,把水抽到不同的高度,來保障農業灌溉。同時也避免了農民花費大量資金打深井,而挫傷他們的生產積極性。

  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水務局項目辦主任王辰龍:今年**新的情況打了120多米。

  記者:打一口井的成本現在要多少錢?

  王辰龍:打一口井的成本,在這一塊,就是3到4萬元。

  此外,在大荔縣的調查中,記者也看到,由于水資源緊張,當地也開始推廣各種節水的設施農業。像我們眼前看到的一個個溫室大棚,里面都配備了節水的滴灌設施,和以往的大水漫灌相比,它能節約50%水源。

  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水務局農水股長張渭:設施農業滴灌一畝地**少得1800元,毛管比在大田里面用量大,這一棚下來就是700米,700米毛管。然后你再加上輔助設施,一畝地得1700元 1800元,光水利設施,光搞這滴灌。

  但是,張渭也告訴記者,像這樣的設施農業由于成本較高,目前只能用它來種植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在大荔縣,像我們看到的大棚往往用來種植冬棗,由于大棚里的冬棗會比山東的冬棗提前一個月成熟,因此也有比較好的經濟效益。

  張渭:人們舍得投資。我投資,我能收回來。

  王辰龍告訴記者,大荔縣的水資源并不豐富,保障農業生產就需要節水設施,而節水設施也需要資金投入,投入的資金更需要靠銷售農作物的收入來回收,這也是農業生產中的良性循環。沒有這個能夠讓農民算清楚帳的良性循環,農民就會用腳投票,選擇不種或棄耕。因此,保障農業生產,更需要為農民打造能算明白的農業生產模式。

  王辰龍:首先要考慮到農民能不能接受,降低灌溉成本,它要確確實實認為你這個使用方便,確實還降低了灌溉成本,他就愛護。

  在陜西,水是農業的命脈。黃河灘以及地勢稍高的村莊相對來說還比較容易解決農業用水的問題。但在陜西的一些被稱為塬的高地上,由于嚴重缺水,不少土地已經撂荒,成了荒山荒坡。那么當地有沒有什么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在陜西,水是農業的命脈。黃河灘以及地勢稍高的村莊相對來說還比較容易解決農業用水的問題。但在陜西的一些被稱為塬的高地上,由于嚴重缺水,不少土地已經撂荒,成了荒山荒坡。那么當地有沒有什么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廣告之后請繼續收看我們的節目。今年渭南夏糧總產預計達到107.57萬噸,比上年增加10.57萬噸,同比增長10.9%。不過作為一個缺水的省份。在陜西有很多被叫做塬的高地,這些地方的農業生產一直是靠天吃飯,而由于自然降水少,不少都被荒廢了。針對這種現象,大荔縣水務局也開始通過科技攻關,讓這些古老的高地重新煥發青春。

  水利建設保障糧食生產 經濟效益穩步提升

  塬,是陜西對頂面平坦寬闊、周邊為溝谷切割的黃土堆積高地的俗稱。由于它的地勢**高,往往缺乏水源,農業種植只能靠降雨,沒雨的時候,農作物旱得葉子打卷、甚至旱死,農民耕種1年連種子都收不回來的事情也經常發生,因此,在大荔縣不少塬上的耕地被農民廢棄,成了荒山荒坡。

  陜西省大荔縣水務局副局長張興智: 大荔縣這種荒山荒坡有6萬畝,都是在偏遠山區,偏遠山區這一帶。

  眼前我們所看到的大荔縣段家鎮的這個塬,以往就是荒山荒坡的典型代表。

  張興智:以前這個地基本上就不種,它是廣種薄收的。群眾說,種下的麥是保種不保收。就無法澆水,就靠天吃飯呢。比如說今年天下了雨,略微有點收入,天不下雨就不收了,基本上就不管。

  但就在這里,記者也看到大荔縣水保站的一個示范基地,基地門口的牡丹在微噴的澆灌下怒放,附近的西瓜、玉米都在茁壯成長,整個塬上顯得一片生機盎然。

  記者:860畝土地,像這樣進行一個節水的改造,一共投入了多少錢?

  張興智:一共投資了打井是5個井,5個井投資下來就是將近100萬。高效節水這一塊能投資160萬。

  記者:260萬。

  張興智:對。

  記者:如果說算一筆經濟賬的話,這260萬投入到860畝土地里面去,這個經濟賬算的過來嗎?

  張興智:那還是能算的過來。因為你沒有高效節水,你這個作物就沒有收入。沒有收入,像我這邊的話,1畝地灌溉設施解決掉的話。像大荔縣這農業的話,平均一畝地都在5000元以上一年。而他這個解決是永久性解決問題,不是你只用1年。

  張興智告訴記者,為了解決塬上的農業用水,他們建設了雨水水窖,但由于水量太少,這些水窖只能作為干旱時應急使用。農業用水主要還是靠200米深的機井來完成。張興智告訴記者,把荒山荒坡改造成良田,每畝固定投資達到3000多元,目前要快速收回投資,使農民看到效益,**佳的選擇就是冬棗、核桃等果樹。

  張興智:高效節水這塊,種糧食效益沒有那么顯著。咱種的這是冬棗,冬棗基本上是第三年開始掛果,基本上現在都上大棚里,上了大棚以后,一畝地冬棗平均的產值就是15000元。

  記者:如果冬棗上高檔的大棚,一畝地一年可以達到6萬元(收入)?

  張興智:那是高效的,要帶鍋爐的。

  張興智說,這里的冬棗5年就可以進入盛果期,一畝地的凈利潤一般在1萬元左右,如果市場價格不變的話,860畝的棗樹1年就能收入860萬元,相當于水利設施投入的3倍,也就是說,1年盛果期果樹的收入可以再改造3個荒山荒坡,事實上,發展林果業和發展糧食種植并不矛盾,根據果樹的特點,在果園里套種糧食,同樣可以增加糧食產量。

  張興智:上了節水灌溉以后,使它的產業結構得到調整,農民種了高效的果林、瓜果以及大棚,以及還有養殖業的發展,把800畝的荒溝荒坡真正變成一個高效的良田。

  目前,大荔縣的冬棗種植面積每年以2萬畝的速度遞增,目前全縣種植面積達到20萬畝,年產量20萬噸,實現產值20多億元,張興智也希望隨著當地經濟作物的高收入,能夠更好的拉動當地的水利建設,當水利建設完成全覆蓋后,這也會帶動當地的糧食生產,從而進入一個經濟作物和糧食生產互相帶動、人民收入奔小康的新模式。

  張興智:它這個荒山荒坡整個綠化起來,利用起來。不管從經濟效益,從生態效益方面,也做好了。

  【半小時觀察】

  眼下,渭南的夏收接近尾聲,雖然還沒有具體的統計,但豐收幾成定局。由于土地流轉政策的深入,種糧大戶們對農田水利設施和現代化的農業機械開始大規模投入,上千萬的投資在當地并不鮮見。這種變化徹底改變了當地靠天吃飯的農業格局,使得農業豐收有了更好的保障。此外,渭南在資源性缺水的情況下,也在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生產,不斷探索農民致富的出路。事實上,渭南的農業生產也展示出了我國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在人工越來越少,越來越貴、水資源日益緊缺的情況下,利用現代化設備和規模化生產保障糧食安全是一條切實有效的道路。

分享到:
新聞來源地址: http://m.hongbuhong.com/
  • 暫無評論
加載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国产免费av片在线无码免费看 | 樱桃视频影院在线播放| 人妻av中文系列| 蜜臀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欧美变态口味重另类在线视频|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中国农村熟妇性视频| 精品国产av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毛片无码国产|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久久高潮毛片免费全部播放| аⅴ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 日韩 无码 偷拍 中文字幕| 夜夜爽夜夜叫夜夜高潮漏水|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视频| 免费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日韩a无v码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日本六区小电影| 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66| 国产无遮挡又爽又刺激的视频老师| 黑色包臀裙秘书啪啪| 农村老熟妇乱子伦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伊甸园| 少妇被猛烈进入到喷白浆|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影院对白 | 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尤物在线精品视频| 97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香港台湾经典三级a视频| 大陆少妇xxxx做受|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天堂av无码大芭蕉伊人av| 性少妇freesexvideos高清bbw|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内射性高湖|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