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山東曹縣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山東曹縣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一、曹縣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基本情況和成效
曹縣農機購置補貼項目工作在上級主管部門和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相關部門大力配合支持下,農機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農業部、財政部以及省市農機局和省財政廳等政策規定和工作要求,加大政策宣傳,規范操作程序,強化監督檢查,2012年,曹縣落實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410元,補貼資金惠及了全縣1241戶農戶,共補貼機具3036臺。補貼機具種類包括大型拖拉機、耕作、種植、植保、設施農業、畜牧機械等。其中,大中型輪式拖拉機227臺、收獲機械186臺,播種機械231臺,耕地機械200臺,植保機械923臺,排灌機械887臺,田園管理機372臺,畜牧機械6臺,棉花加工機械4臺,拉動社會資金6000萬元。補貼機具數量的增加和廣泛應用,有效地推進了我縣農業生產機械化進程,提高了我縣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二、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存在的問題
1、農民購機熱情高,補貼資金缺口較大。曹縣作為一個擁有150萬人口的農業大縣,對大型農機具的購機熱情非常高,1000余萬的農機購置補貼資金,不足以滿足農民需求。
2、大型機具補貼標準有待提高,交款方式不夠靈活。大型機具每年的補貼金額均為定值,但相對于很多農民的購買力來說,需交納的購機款數額還是很大,而且要一次交清余款,許多農民由于無法在短期內籌足資金,只能放棄購買機具。
3、每年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指導意見出臺較晚,適應不了農業生產要求,影響作業。
4、現行補貼辦法需進一步科學化。表現在:審批程序需進一步簡化;檔案管理需進一步規范化;補貼機具供應需進一步區域化、市場化;機具驗收需進一步制度化;資金結算需進一步快捷化。
5、部分機械生產廠家售后服務不夠到位。有一部分生產廠家在縣內設立的代理機構“三包”維修服務力量不足,在“三夏”、“三秋”農忙季節,若機具有損壞需維修或更換配件,由于維修人員少,機具無法及時得到技術,從而影響農時,錯過**佳時機,影響農機手收入。
三、建立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長效機制的幾點建議
1、加大農機購置補貼的力度.。曹縣作為一個擁有150萬人口的農業大縣,對大型農機具的購機熱情非常高,1000余萬的農機購置補貼資金,不足以滿足農民需求。建議繼續加大對農機化事業的扶持力度,增加補貼資金數額,提高補貼標準,使更多農民能夠享受到補貼。
2、提高大型機具補貼標準。部分農民購買大型農機具的資金主要是自籌、貸款、借高利貸,每年3萬元左右的收入需償還各借款、貸款的本金和利息,還需支付自身的基本生活費用。因此,適當提高大型機具的補貼標準,可以減輕部分農民購買大型農機具的資金壓力。
3、簡化補貼程序。由于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不是普惠制,且列入補貼的農機具種類繁多等原因,目前各項涉農補貼中數農機購置補貼程序**為繁瑣。從申請補貼指標、公示、辦理指標確認書、購機、核實、建檔到資金結算撥付等,大大小小的手續多達十幾項,涉及到農民、農機管理部門,財政部門、農機企業、經銷商,有牌證管理的機具還涉及到農機監理部門。農民辦理購機補貼手續有的要在上述部門間奔波多次,數天時間才能完成。對此廣大農民頗有微辭,基層農機部門也感到工作任務重,責任大,工作效率不高。今后在上級政策允許的情況下還應進一步簡化程序,更加便捷高效。
4、針對購置大型農機一次性投入資金數額較大的問題,建議政府部門和金融部門聯手推出針對農機購置補貼的分期付款、貼息或低息貸款等政策,為廣大農民購置大型機械降低準入門檻。
5、做好農機三包服務工作,解決農機戶用機的后顧之憂。農機戶**擔心的是農忙季節,農機出現故障,耽誤農事。一旦農機出了故障找農機維修技術人員不容易,找農機生產企業又“遠水解不了近渴”。加強對農機購置補貼機具三包服務的監管,督促生產企業和供貨點提高三包服務的能力和水平,使農民購機放心,用機舒心,消除農機戶的后顧之憂。
6、在鄉鎮一級增加農機購置補貼供貨點。農民反應農機購置補貼供貨點的數量太少,而且都設在縣城。農民購買一臺噴霧器都要跑到縣城來買,增加了農民的負擔。為減輕農民的負擔,方便農民,建議在有條件的鄉鎮,增加設立農機購置補貼供貨點。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