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發布時間:2020-06-24
眼下正是夏播搶墑關鍵時期,趁著梅雨暫歇,張家港市塘橋鎮金村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吳健抓緊將插秧機開到田間,伴隨著機器“突突突”的聲響,一株株青綠的秧苗穩穩扎入水田。
作為江蘇首個率先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示范市,張家港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95.9%,設施農業機械化水平60.4%,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93.95%,列全省第一。
合作社提供“一站式”服務
6臺插秧機齊上陣,12天就能完成3000畝地的作業,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站在田壟邊,吳健告訴記者:“再有一兩天就能完成插秧,然后就要忙著除草、除蟲等田間管理了。”
今年47歲的吳健種了十幾年地,感受**深的就是村里的勞動力越來越少了。“農忙時能請來干活的基本都是60歲以上的人,每天工資一兩百塊錢還不好請。”為了破解勞動力緊缺的難題,2009年,吳健牽頭組建了金村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這幾年,合作社陸續更新添置了100多臺套收割機、插秧機、植保機等各類現代化農機具,服務周邊3萬多畝農田。吳健說:“我們合作社現在從育秧開始,可以實現栽插、翻耕、機收、碾米包裝一條龍服務,現在每年產值500多萬元,種田全靠農機。”
如今,吳健成了開著寶馬種田的農民,還培養了兩個80后徒弟。“今年我準備添置幾臺無人插秧機和無人拖拉機,無人農機是將來的方向。”他說。
“全程機械化僅僅靠分散經營的小農戶、小農機難以實現。”張家港市政協副主席、農業農村局局長徐江說,為響應農機服務與適度規模經營相適應的新要求,該市在金村農機專業合作社探索采用“合作社+家庭農場”的模式,為周邊農戶提供全程機械作業、農資配送、技術培訓、稻米加工銷售等“一站式”服務,實現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相關做法入選農業農村部“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全國典型案例。
張家港擁有各類農機服務組織71個,作業面積占比超過80%。農機化助推張家港現代農業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比例超過95%。農機,成為“米袋子”“菜籃子”以及農民“錢夾子”的有力支撐。
“無人農場”展露現實模樣
早在2015年,吳健就用上了“無人農機”。當年,他購買了兩架無人植保機。“一架無人機一小時可噴藥80多畝,而傳統人工噴藥每人每天只能完成20來畝。”吳健說,這兩架無人植保機除了用于自己農場的水稻、小麥病蟲害防治外,還為周邊的3000多畝農作物提供植保服務。
今年,“無人農場”在張家港已經有了現實模樣。21日,在常陰沙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記者看到一臺插秧機正在水稻田里工作,一株株秧苗被整齊地插入稻田中,插秧機上沒有駕駛員,所有作業全自動完成,轉向、掉頭,每一個環節都精準有序。
“利用北斗衛星導航,加上智能軟件,實現無人作業,相比傳統插秧機,插得更直、作業效率更高、質量更好。”正在操作無人插秧機的耘垛智田農業服務(江蘇)有限公司負責人潘才建說,無人駕駛插秧機定位精度可達2.5厘米,從去年開始,公司在常陰沙的450畝試驗田上進行從種到收全程無人的智能化實踐,今年將繼續擴大規模。
兩個月前,潘才建以18.8萬元的價格購買了1臺智能聯合收割機,有市級和省級農機購置補貼,公司實付9.4萬元。“智能聯合收割機每小時收割小麥10畝左右,1個人可輕松操控1到5臺,我們計劃今年再購買兩臺,在大田‘編隊’作業。”
豐疆智能是耘垛農業的母公司,企業高級副總裁姚遠認為,智慧精準農業服務前景廣闊,“我們圍繞農業生產全周期,提供從種子到餐桌的智慧化服務。比如農戶可通過農服APP平臺發布作業需求,尋求合理報價;機手通過平臺接洽訂單,緊密連接供求雙方。平臺根據精準作業情況,生成分析圖表,為市場分析決策提供數據支持,實現耕種管收各個環節作業實時監控,以及水土、蟲情、氣候等檢測,打通農業生產和銷售環節。”
政策補貼加快“機器換人”
目前,張家港已引進5臺無人駕駛收割機、13臺無人駕駛插秧機、5臺無人駕駛拖拉機、30多臺(架)無人植保機,涵蓋了耕、種、收、植保等主要環節,為打造“無人農場”奠定了基礎。
張家港市農業農村局黨委書記、副局長湯衛華說:“無人農機具的推廣應用,將進一步加快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步伐,從而解決農業生產人口老齡化、作業標準差異化等問題。”
為此,張家港全面落實智能化農機購機補貼政策,加快“機器換人”步伐。今年,購買智能化農機具可享受50%的補貼,這可以吸引更多年輕人投身農業生產,助力鄉村振興。
張家港在全省**家建成農機信息化管理平臺。該市農機推廣站站長蔡東林說,目前,該市各鎮(區)已有600臺中拖、收割機和插秧機接入北斗農機管家,實現了相關基礎數據、實時照片的動態采集,初步建成“互聯網+”農機作業平臺,為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提供定位監控、指揮調度、面積統計、質量核查、安全監管等基礎性管理服務。
農機“物聯”驅動高效協同。張家港基于物聯網構建起全市農機維修遠程診斷系統,在農忙期間縮短了機具維修時間,同時,在錦豐、鳳凰等8個烘干中心安裝了糧食烘干監測系統,實時監測相關數據,有效提高了烘干中心的分析決策能力,保障糧食“顆粒歸倉”。
從“會”種地到“慧”種地,科技為農業播撒著綠色希望。江蘇省農業農村廳農機裝備處處長張耀春表示,江蘇鼓勵有條件的縣市規劃建設“無人農場”,推動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裝備和作業水平提檔升級,持續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更多公司信息,請訪問:豐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豐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 農機通Creative Commons ? 2009 - 2023 農機通?網站 工信部備案:京ICP備1303897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