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紅興隆北雁現代化農機>>百家講壇>>
加強農業基礎建設,努力提高設施裝備水平和科技含量 |
農業生產取決于資源稟賦和人為因素的雙重作用。基礎建設是人為因素的重要方面,在農業生產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60年來,我國農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用占世界約9%的耕地,解決了21%人口的吃飯問題,其基本經驗,一是改革基本制度,調動了億萬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二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生產條件;三是提高科技含量,大大提高了效率。實踐證明,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符合我國農業生產特點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是黨的農村政策的基石,今后要進一步穩定和完善,尤其要在尊重農民意愿的同時,通過政府支持、政府引導、企業帶動和專業合作、土地流轉等方式、途徑,不斷創新統分結合、大市場與小生產結合的實現形式,不斷提高規模化經營水平,使效率和公平更好地統一起來。
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要進一步強化基礎建設,在不斷提高水利化、機械化、信息化程度的同時,進一步提高農業技術集成化水平,這“四化”互相依賴、互相聯系,要使其更好地結合。 一、進一步加大農田水利化的投入力度 農業基礎設施投資中,水利投資占大頭(三分之二左右),這是由我國人均水土資源少、降雨時空分布不均、旱澇災害頻發的特點所決定的。靠天吃飯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毛主席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就提出,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建國六十年來,國家對水利建設投入了一萬多億元,加上其他多渠道的投入,建成了一大批水利工程,特別是灌溉面積發展很快,從1949年的2.4億畝,發展到2008年的8.8億畝,初步形成了農田水利工程體系,對提高糧食生產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相當一部分地區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靠天吃飯的問題,比如從今年春夏季特別是夏季一些省的旱災情況看,有無灌溉條件,結果大不一樣,有灌溉條件的,旱災影響不大,沒有灌溉條件的,大幅度減產甚至絕產。今后,要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更加重視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使更多的農田旱能澆、澇能排。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物質基礎”。“力爭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任務”。為了加強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中央、地方各級政府和企事業單位以及農民群眾,應進一步加大對農田水利的投入力度。 二、積極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 建國初期毛主席就提出,“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并批準成立了“農業機械部”。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今天大部分地區已經基本做到“挖土不用鐵鍬,割麥不用彎腰,搬運不用肩挑”。農民逐漸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正在從傳統的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 2004年以來,國家實行了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逐年大幅度加大補貼力度。中央安排的資金,從2004年7000萬元起步,到2008年40億元,再到2009年130億元,對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農機總動力持續增長,糧食作物機耕機收面積持續增長,全國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從2004年的35.7%,到2008年提高到45.8%,其中機耕水平達到63%,小麥生產機械化水平超過81%。 農業機械的應用,促進了生產規模化、集約化和產業化,提高了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既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改善了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又提高了農產品產量、質量和效益。比如推廣小麥精量播種,每畝可以節約種子3~4公斤;應用化肥深施,可提高化肥使用率10~15%;高性能植保機械噴藥,可節省30~40%的農藥;使用聯合收割機收獲小麥,與人工收獲相比,可以減少損失3%左右,僅此一項全國就減少小麥遺灑損失25億公斤以上。在增加糧食單產方面,采用大型機械進行深松整地,增產幅度可達10~15%。使用節水高效的灌溉機械,既節水、節地、節肥,又提高產量、品質和效益。農村沼氣的進料出料,使用機械,既安全方便,又提高效率。 據《人民日報》2009年9月1日報道,黑龍江墾區引進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大馬力拖拉機、大型聯合收獲機和配套的具有保護性耕作技術的農機具(稱為“大寶貝”),集衛星定位、自動導航、精量播種、變量施肥于一體,一次完成深松、淺翻、整地、播種、和墑、鎮壓等6項作業,使過去二十天的活兒,現在只用三五天就可干完,而且作業質量高。黑龍江墾區的農業機械化正在向農機現代化邁進。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正視當前存在的問題,一是我國總體水平還比較低,大體相當于日本、韓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水平;二是區域間、不同作物間機械化水平發展不平衡,差距大,中西部地區發展滯后,除小麥外,水稻、玉米、棉花等的機械化水平還比較低;三是低端產品過剩與先進產品短缺并存,高新技術和產品對外依存度高,在大馬力拖拉機等機械上表現比較突出;四是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需要進一步加強。 今后要走符合國情、符合各地實際的農機化發展道路,因地制宜拓寬作業和服務領域,在重點農時季節組織開展跨區域機耕、機播、機收作業,提高農業機械化的水平和質量,在政策導向上,一是要進一步加大農機具購置補貼力度,完善補貼方式;二是建設農機化示范試驗基地,大力推廣水稻插秧、土地深松、化肥深施、秸稈粉碎還田等農機化技術;三是加強科技創新,對深松需要的大馬力拖拉機等機械的生產技術,通過多種形式的創新特別是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等方式,提高技術性能;四是積極培育和發展農機大戶和農機專業服務組織,鼓勵農業生產經營者通過機械、土地、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聯合,提高農機服務組織化、市場化、產業化程度,提高農機利用率和經營效益;五是根據國務院剛公布的《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第563號令,2009年11月1日起施行),加強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預防和減少農業機械事故,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三、努力加快農業生產經營信息化步伐 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村一體、城鄉一體的信息化,用信息技術裝備農村和農業生產經營的多個方面、多個環節,改造傳統農業,是提高農民整體素質、建設新農村和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要求的具體體現。要進一步落實好200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要求,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農業信息網絡互聯中心,加快建設一批標準統一、實用性強的公用農業數據庫和信息平臺,健全農業信息收集、處理和發布制度,整合涉農信息資源,推進規范化和標準化。要積極發揮氣象為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服務的作用。要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積極采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和管理信息系統等技術。 據有關媒體報道,2009年7月,農業部與中國移動聯合簽署“共同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未來三年中國移動將投入700億元,用于農村基礎通信網絡和信息化建設;農業部與中國移動將在農業產業信息化改造、農業生產經營信息服務、農村信息服務站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區信息技術應用、農業生產指揮調度系統建設等五個方面展開合作;合作期間,農業部與中國移動將聯合推進具有我國核心知識產權的TD-SCDMA技術在農業部門的應用,建設辦公自動化、視頻會議、基層電子政務平臺、全國應急指揮調度等系統。 四、進一步加強農業技術集成化工作 農業科學技術要統籌考慮多個方面的作用和集成。早在1958年,毛主席就提出了“土、肥、水、種、密、保、管、工”八字憲法,即:土壤、肥料、水利、良種、合理密植、植物保護、防止病蟲害、田間管理、工具改革等。新中國成立60年來,農業科技貢獻巨大,我國實現了5~6次大規模的品種更新換代,與其它因素共同作用,使糧食畝產從69公斤提高到2008年的330公斤,提高了3.8倍;總產從2300億斤提高到2008年的10570億斤,提高了3.6倍。實現新時期我國農業持續穩定發展,還要充分依靠科技進步。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進步”。 農業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目前,全國農業專業科技人才100萬人,農村實用人才隊伍近800萬人,農業技能人才和農業經營管理人才各200萬人左右。為農業科技進步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當前存在的問題和差距:一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跟蹤式”、“模仿式”比較多,原始創新和關鍵技術成果明顯不足;二是科技成果轉化率低,僅有30~40%,遠低于發達國家65~85%的水平;三是科研、教育、推廣三個體系銜接不緊,有的甚至嚴重脫節,還有一些領域“重競爭、輕協作”問題突出,影響了整體合力。 針對這些情況,今后要加強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吸收再創新,重點支持良種培育、生物技術、節本增效、疫病防控、防災減災等領域的科技創新;對2008年啟動的轉基因重大專項,要爭取盡早獲得一批重要具有應用價值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功能基因、核心技術,育成一批抗逆、抗病蟲、優質、高產和優良品種;要適應農業規模化、精準化、設施化等要求,加快研究開發和推廣建設多功能、智能化、經濟實用型農業裝備和設施。二是要打破部門、區域、單位和學科界線,努力打造科技合力,今年農業部與科技部簽訂了協議,合作共建中國農業大學等8所高校,推進農科教結合。三是引導和鼓勵強企業之間加強協作,尤其是良種企業,要從有利于國家利益、企業共贏、強農惠農的大局出發,加強聯合,盡快提高我國種業的整體水平。四是按照十七屆三中全會的要求,“力爭三年內在全國普遍健全鄉鎮或區域農業技術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監管等公共服務機構,逐步建立村級服務站點”,提高農業科技推廣和服務水平。五是更好地開展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擴大培訓規模,提高受訓人員的綜合素質,使農民更多地成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信息來源:2009/12/21 發改委農村經濟司) |
發表于 @ 2009年12月23日 14:14: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