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是農業生產力中**具有活力的要素,農業機械化歷來是衡量農業發展水平、反映農業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標志??v觀世界各國農業機械化發展道路,都有其相同或相似的發展規律??茖W分析我國農機化發展形勢,把握發展規律,是做好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農業機械化工作的基礎和前提。當前,從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和經濟、技術條件等諸方面因素來看,我國農業機械化已經開始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機遇期。
一、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
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是統籌城鄉發展,推進農村小康建設的必然選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得到了較快發展,依現行匯率計算,2003年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大關,標志著我國進入了工業化發展的中期階段。在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上,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了“兩個趨向”的重要論斷:即“在工業化初期,農業支持工業,是一個普遍的趨向;在工業化達到相當程度后,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也是一個普遍的趨向。我國現在總體上已到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边@顯示,我國進入了工業支持農業,統籌城鄉發展,加快農業現代化和農村小康建設的新階段。在人類漫長的農業文明中,農業生產工具的進步推動了農業和整個社會生產力的進步。發展農業機械化是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措施,是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整體水平的重要保證,是推進農村工業化、縮小城鄉差別的必由之路。綜觀發達國家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如美國、日本、德國等各國雖然選擇了不同的發展模式和途徑,但共同點一般都是在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之后20~30年,才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沒有農業的機械化,就談不上農業的現代化,也不可能實現農村小康和社會的全面進步,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不可逾越的發展階段。
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措施。農業機械是現代農業生產的主力軍,是改造傳統農業**主要的手段。先進農藝技術的推廣應用,需要依*農業機械作為載體和橋梁。例如實施土壤深耕、深松、化肥深施、免耕播種、秸稈破碎還田等農業節本增效新技術,是人畜力所無法完成的,必須依*農機動力才能得以實施。新型的農業機械,也催生了先進適用的農藝技術,為農業的規?;藴驶a業化生產創造了條件。保護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僅需要加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的保護,也需要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和抗災減災能力,增強“藏糧于地”的能力。由于農業機械不僅大幅度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還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能夠做到定時、定量、定位完成精確作業,從而提高了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據專家測算,使用先進的農機化技術對于增加糧食產量的貢獻率達到20%,特別是在搶農時、抗災害方面,農業機械化的作用是難以替代的。例如在東北地區推廣的玉米覆膜機械化栽培技術,與人工作業相比可節種20~30%,節水15%,增產20~30%。中原小麥主產區由于推廣了小麥聯合收獲機械化技術,大大加快了“三夏”生產進度,避免陰雨天氣造成的損失,實現了“龍口奪糧”。美國工程技術界把“農業機械化”評為“20世紀對人類社會進步起巨大推動作用的20項工程技術”之一,列第7位。這一評價是基于100年來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廣泛應用所引發的農業生產方式的根本變革,大幅度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有力地保障了世界農業發展和食物安全。
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是廣大農民的迫切要求。首先,從勞動力結構看,在我國近5億農村勞動力中,大約有2億多轉移到鄉鎮企業、進城務工和從事多種經營,這部分勞動力以青壯年為主,文化水平相對較高,而留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數量在減少,總體素質在下降,老齡化趨勢明顯,要保證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就必然要求機械化的勞動替代。其次,從農業生產的特點看,“三夏”、“三秋”季節性勞動力嚴重不足,如果不能提高機械化水平,要求提高農業復種指數,擴大糧食播種面積是不現實和不經濟的。目前,許多外出務工的農民,在“三夏”“三秋”等農忙季節,也不得不趕回農村參加農業生產,機會成本相當高。在這些農忙季節,農民工每次返鄉需要20到30天,按照每個農民工平均月務工收入600元計算,加上往返路費和自身消費,平均每次1000元左右的成本。第三,從勞動者的觀念看,隨著社會的進步,勞動者的思想觀念也發生很大變化。伴隨著農村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農業機械的日益普及和作業成本的降低,廣大農民迫切需要享受現代文明的成果,改善生產條件,減輕勞動強度,提高機械化水平。農民觀念的變化,使得我國的農業機械化具有深厚的社會基礎和強勁的發展源動力。
二、我國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
從發展農業機械化的經濟要求、技術條件、市場主體、運行機制和體制環境來看,當前,我們面臨著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的許多有利因素。
一是農機作業成本下降和農機服務收入增加,使得使用農機、購買農機成為一種理性的選擇。馬克思說:“只有在機器的價值和它所代替的勞動力的價值之間存在差額的情況下,才會使用機器。”按照這一經濟原理,一旦農機作業價格低于人力作業價格,農機比人工在經濟上、時效上、質量上更合算的時候,農業生產就具備了普遍采用農機作業的經濟前提。近幾年來,由于農機作業社會化進程加快,市場競爭促使農機作業收費價格下降,一些關鍵農機化技術(如水稻機插秧及配套育秧技術、聯合收獲技術等)獲得突破,大幅度降低了農機作業成本,許多農機作業服務價格已經低于雇工價格,農民使用農機作業的積極性高漲。浙江省農村雇人工收割水稻需要兩個工,工費將近100元,還不算招待費。而請
聯合收割機收割一般每畝50元左右,不到半小時就完成,可降低農戶生產成本一半以上。隨著生產發展和農民收入增加,農民支付農機作業費用的能力增強,以致近年來農忙季節屢屢出現農民在路上競爭攬雇農機的現象。另一方面,購買農機的農戶,通過跨區作業大幅度增加了農機作業量,提高了利用率,縮短了投資回收期,已成為當前農村增收致富的帶頭人。從1996年開始,農機部門開始組織大規模的跨區機收小麥作業,聯合收割機作業時間由原來的幾天延長到一個月以上,小麥機收成本也從40-50元下降到30元左右。1995年至2004年的10年間,全國聯合收割機保有量從7.5萬臺激增至41萬臺,年平均增長率保持了20%的高速度。社會經濟的進步,達到了農業使用機器的臨界點,阻礙農業機械化的經濟“閘門”已被沖開。
二是主要農作物生產機械化裝備與技術已經基本成熟,大范圍普及推廣的時機已經成熟。近年來,針對農業結構調整的需要,國家加強了對新式農機的科研投入。我國農機科技創新成效顯著,一些關鍵技術獲得突破,成果轉化速度加快。從主要農作物的生產環節看,小麥生產機械化技術基本成熟,水稻生產機械化育秧、插秧、收獲等“瓶頸”環節的機械及技術等已取得突破,
玉米聯合收獲機械正在加緊攻關、熟化,油菜、花生、馬鈴薯、牧草等作物的播種、收獲機械化技術已在生產中試驗應用。保護性耕作、秸稈綜合利用、糧食產后烘干等新型農機化技術的示范進一步擴大。隨著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的實施,主產區主導品種的種植結構大體形成,耕作制度趨于穩定,農機化生產的規模效益日益顯現,這為農機具的研制、推廣、普及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三是農機大戶和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蓬勃發展,成為我國發展農機化的活躍市場主體。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市場在農機化發展中的作用逐漸加強。2004年包括農機戶在內的全國各類農機化作業服務組織的達到3214萬個,農機從業人員達到3836萬人。農機大戶、股份合作社、農機作業公司以及農機作業經紀人等新型農機服務實體迅速發展壯大,并具備一定的規模,組織化程度明顯提高,正在成為當前推動我國農機化發展的主體力量。全國農機銷售、作業、維修三大市場日益興旺,全國已初步形成了以縣為中心、鄉村為基點的多層次、多形式的基層農機服務網絡,各類農機流通、維修網點比較健全,區域性農機作業市場開始形成和逐步擴大。2004年全國農機經營總收入達到2437億元,農機作業服務收入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渠道。
四是農機化運行機制不斷創新和完善,探索出了中國特色的農機化發展道路。在發展農業機械化的實踐中,我們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誤的教訓。特別是農村改革以來,如何解決土地分散農戶小規模經營與社會化大生產之間的矛盾,是長期困撓著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一大難題。多年來,農機服務形式不斷創新,從有機戶互助代耕作業,發展到聯戶合作經營、集團承包和跨區作業,農機服務產業化進程加快。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廣大農民在生產實踐中探索出了以農機跨區作業為代表的新型農機服務模式,得到了農民的歡迎和機手的擁護,顯示了勃勃生機。這種社會化、市場化的農業機械化運作模式,是中國農民的偉大創舉,在穩定農業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下,發揮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減少了機具的重復購置,解決了“有機戶有機沒活干、無機戶有活沒機干”的矛盾,做到了“買不起、用得起”,闖出了一條千家萬戶小規模農業實現機械化的新路子。經過近十年的發展,農機跨區作業的范圍從北方到南方、從小麥到水稻、玉米、大豆、從收獲到耕種、施肥、植保、農田水利建設等其他作業項目,呈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五是我國農機化科研、生產、推廣、鑒定、培訓、管理體系日趨完備,為發展農業機械化提供了體制保障。建國以來,從興辦國營機械化農場和
拖拉機站開始,黨和國家一直把實現農業機械化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業的一個重要戰略目標,加大了對農業機械化的資金投入和行政推動力度,建立了比較完整的農機工業體系和農業機械化管理體系。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農機化科研、生產、推廣、鑒定、培訓、管理體系得到進一步的創新和發展。全國現有地市級農機管理機構349個,縣級農機管理機構2749個,鄉鎮農機管理機構3.4萬多個。地市以上農機試驗鑒定機構49個,農機科研開發機構119個;縣以上農機技術推廣機構2439個,農機安全監理機構2955個,農機教育培訓機構2181個。我國已經成為世界農機生產大國,據2003年統計,我國農機制造企業80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年銷售收入大于500萬元)1469家,能生產14大類、95小類、約3000多個農業機械品種,除特大型、尖端技術產品之外,我國農業生產所需要的農業機械已經基本自給,為農機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三、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
2004年是中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主要有兩個重要標志:一是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文件發出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對農民個人、農場職工、農機專業戶和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機服務組織購置和更新大型農機具給予一定補貼”,將農機購置補貼項目上升為全國“兩減免三補貼”重要的惠農支農政策,這在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歷史上尚屬首次。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出臺,開辟了國家財政扶持農機化發展的新渠道,意義十分重大。中央財政2004年安排了購機補貼專項資金7000萬元,帶動地方財政投入4.1億元,引導農民投入購機資金20多億元,補貼資金的導向作用十分明顯,廣大農民群眾發展農業機械化的熱情空前高漲。二是2004年6月25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這是建國以來第一部關于農業機械化的專門法律,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要的現實意義。它總結了我國55年來的農業機械化經驗和教訓,特別是25年來改革的重要成果,首次確立了農業機械化在國民經濟和農業現代化中的法律地位,闡明了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基本制度,明確了各級政府扶持發展農業機械化的政策措施。這部法律的頒布實施,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發展農業機械化的高度重視,標志著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進入了依法促進的新階段。
當前,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農業機械化自身發展規律的必然。隨著黨和國家對“三農”工作的進一步強化,全社會關心農民、扶持農業、加快發展農村經濟的社會氛圍已經形成。在統籌城鄉發展,發展現代農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農業機械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國家對農業機械化的投入和扶持必將進一步加強。**近,中央已決定在2005年擴大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范圍,較大幅度增加補貼資金,地方各級政府也紛紛增加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這將為農機化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以《農業機械化促進法》頒布實施為標志,我國農業機械化進入了一個持續、快速發展的機遇期。
面對新形勢和新機遇,2005年全國農業機械化工作,要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以節本增效措施為重點,積極調整農機裝備結構,努力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突出抓好關鍵農時、重點作物、主要環節和糧食主產區的農業機械化。加強各級農業機械化系統自身建設,強化農機質量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繼續深化和完善社會化、市場化的農業機械化運行機制,促進我國農業機械化的全面、快速、協調發展。
發表于 @ 2008年07月08日 09:52: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