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陳志青少年時代走過的路,每一步都與“優秀”這個形容詞緊密相連。中學畢業后以優異成績為師范學校所錄取;尚未畢業就被學校指定給自己的同班同學上課;在距離高考只有20多天的時候開始復習功課,卻考出了四平地區排名第二的物理分數;入學半年,便成為吉林工業大學恢復高考后的第一任學生會主席……
高考制度恢復三十年后的今天,陳志正當盛年,率領著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在農機科研領域攻城掠池,創造著一個又一個輝煌。看來,他是要將優秀一路進行到底。
校園廣播傳喜訊
陳志用8年時間完成了小學和中學的學業,1970年,15歲的陳志中學畢業。當年,吉林省中學畢業生統一實行“四個面向”政策,即面向農村、面向工礦、面向部隊、面向學校。作為全年級里年齡**小的畢業生,陳志既不能參軍,也不能當工人,只能繼續上學讀書。當時有煤校、商校、師范等院校類型,陳志**終被師范學校所錄取,“其實,我**不喜歡當老師。”陳志笑著說。
雖然對教師這一行并不感冒,卻絲毫不妨礙陳志在師范學校迅速脫穎而出。為期兩年的學習尚未結束,學校就“相中”陳志,讓他留校任教,給自己的同班同學上課,之后又負責校團委的工作。因此,當吉林省團委于1977年決定在省委五七干校舉辦全省優秀共青團干部培訓班時,陳志毫無懸念地獲得了團組織的推薦,開始了為期半年的脫產培訓。
當時,“四人幫”剛剛被粉碎,“文革”期間禁止播放的《英雄贊歌》等經典歌曲重新出現在廣播里。1977年11月初的一天,干校廣播在播放歌曲之后,播出了一條重要消息:停頓了1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即將恢復。這條消息,改變了陳志的命運。
雖然已經擁有正式工作,但陳志一直覺得自己書沒有念夠,學習沒有學夠。聽到廣播后,陳志立即給師范學校黨委書記寫信,詢問自己能否參加高考。校黨委就此請示四平教育局,教育局給出的答復是:可以參加高考,但限報師范類院校。
經吉林省團委領導同意,陳志提前結束培訓,回到東豐縣開始復習功課。當時,距離高考只有20多天。在這20多天里,陳志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找出中學時的課本,抽時間翻看;二是填報高考志愿。按照要求,第一志愿填報了東北師范大學。因為當時吉林大學化學系出了一個全國知名的化學家唐敖慶,立志效仿他的陳志在第二志愿一欄,填上了吉林大學化學系。
啃完窩頭進考場
備考期間,陳志住在師范學校宿舍,同宿舍一位家境優越的同事也報名參加了高考。參加高考的那天早上,同事哥嫂為他送來了餃子,而陳志卻只能啃窩頭。
考試科目包括語文、政治和數理化,一共三張試卷,一天之內全部考完。“我估計自己夠嗆。”走出考場的陳志,對自己能否走進大學校門沒有把握。但是,對自身前途充滿信心的陳志,心情并不迷茫。
考試結束不久,寒假便如約而至。就在寒假期間,陳志收到了郵局送來的一封信,拆開信封,一份鮮紅的大學錄取通知書赫然在目,但是學校和專業卻變成了吉林工業大學
拖拉機專業,這讓陳志頗感疑惑。
入學后經過了解,陳志方才明白個中原委:原來自己的高考成績還挺突出,物理成績位居四平地區第二名。但是,當時全國正在“清查三種人”,由于陳志具有參加優秀共青團干部培訓班的經歷,吉林大學負責招生的老師認為,陳志即使不是文化大革命中的造反派,也是個“雙突干部”(突擊入黨、突擊提干),因此將他的檔案放在了一旁。而吉林工業大學的錄取老師則看中了陳志優異的考試成績,沒有過多考慮政治因素,毅然招收陳志為本校拖拉機專業的學生。
原吉林工業大學的前身是始建于1954年的長春汽車拖拉機學院,1958年更名為吉林工業大學,其汽車和拖拉機專業全國聞名。
往昔崢嶸歲月稠
1978年3月,陳志走進了吉林工業大學的校門,隨即迅速“竄紅”,成為全校知名的風云人物。當年10月,陳志當選校學生會副主席;1979年1月,被任命為學生會主席、吉林省學生聯合會副主席、省青聯常委。據悉,陳志是恢復高考后,吉林工大第一任學生會主席,經常列席學校黨委常委會議。
“我們那時候的學生會,確確實實是代表學生利益。”陳志回憶說。上任不久,陳志就發現同學們對食堂伙食普遍不滿,為此他組織各院系學生干部搜集同學意見,并向有關方面反映,要求提高伙食待遇,**終促使省里同意增加細糧和豆制品供應。
大學四年,其中兩年上基礎課,一年半上專業課,剩下半年用于實習和畢業設計。“那時候,大家學習的動力都非常足,目的也非常單純,就是覺得能上大學不容易,要好好珍惜這個機會。”陳志印象**深的有兩件事。一是每天早上五點就從床上爬起來,洗漱后便奔往大階梯教室,用椅墊或者書包占一個靠前排的好座位,以期上課時能夠看得更清楚一點、聽得更明白一點、和老師多交流一點。
另一件是自己學習英語的往事。大學期間,陳志的各門功課都很優秀,在系里名列前茅,唯獨英語拖了后腿。眼看不少出身大城市的同學英語說得賊溜,可把不知ABC為何物的陳志給急壞了。從來就不甘落后的他奮起直追,每天熄燈后,捧上英語書到校園路燈下去背單詞。日復一日,終于把英語這塊“短板”給補齊了。
畢業分配一波三折
畢業前夕,校黨委書記親自找到陳志,給他帶來了這樣一個消息:吉林省委組織部決定從吉林大學和吉林工大畢業生中各選一人到新成立的知識分子工作辦公室工作,吉林工大已經決定推薦陳志,一周后就要走馬上任。
在此之前,吉林團省委和吉林工大團委也分別向陳志伸出了橄欖枝,但是陳志并不愿意從事行政工作:“當時,我們那撥大學生**時髦的提法就是‘我要搞技術’。”陳志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黨委書記,書記回答說:“你的個人想法可以保留,但這是組織的決定。”在那個年代,對于組織的決定,一般人只能選擇服從,陳志開始了畢業分配之外的等待。
可是10天過去了,陳志一直沒有接到上任通知。同學們按照畢業分配方案,陸續奔赴工作崗位,只有他還沒有著落。陳志找到了校學生工作部部長,學校立即向吉林省委組織部打探消息,得到的答復是:“原決定有變化。”
事后陳志才獲悉事情的原委。原東北師大(吉林師大)一位畢業生的準岳父是位領導,希望將未來女婿留在長春,因此從中進行了干涉。這是陳志生命中第一次遭遇“暗箱操作”,可是陳志并不感覺失望和憤怒,僅有“原來事情可以這樣辦”的感悟。
之后,陳志又謝絕了吉林工大留校工作的美意,希望到科研一線貢獻自己的力量。了解到陳志的意愿后,校領導拍了胸脯:“你是我們學校優秀學生的代表,如果不能為你安排一個滿意的工作崗位,還有誰愿意到吉林工大來上學?我們一定會把你分配到一個能夠充分發揮你聰明才智的地方去。”經過學校和原機械部的共同努力,陳志來到了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在當時,中國農機院只接收農機專業的學生,陳志是極少數進入該院工作的拖拉機專業畢業生之一。
如今的陳志,不但成為中國農機院的掌門人,同時還擔任多所大學院校的客座教授。談及今天的大學生,他感嘆:“現代大學生的整體素質,比我們要高出許多,無論是智力水平,還是知識面。在我讀大學的時候,大學生要是談戀愛,別說是老師,就連同學都覺得恥辱;可是這對于今天的大學生來說,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我認為,這是觀念的進步、社會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