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紅興隆北雁現代化農機>>北大荒志>>
第九章 | 農業生產水平 | |
第一節 農業生產結構 | ||
一、農業產值結構 農業生產結構不合理,經營比較單一,林、牧、副、漁業比重小。此外,在實現機械化為中心的農業現代化方面,發展不平衡:種植業(特別是麥豆作物)初步實現了現代化,機械化程度高達90%以上;而其它作物,特別是林、牧、副、漁業機械化程度還不高,這就大大影響了農業水平的穩步提高。(見附圖) 二、農作物品種結構 在種植業內部結構上,又是單一麥豆作物,而小麥又占糧豆面積的50%,有的農場甚至高達60%以上。因此長期以來,種植業的成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墾區的經營成果,尤其是小麥生產的生產成果,左右著墾區的經濟形勢,一旦遭災,全盤虧損,而且遺患下年。進入70年代的16個生產周期中,農業生產遇到特大澇災的年份有兩次,即1973年和1981年;比較大的災害年份有3次,即1978、1982、1985年。這些年份都造成小麥不同程度的受災,經營大幅度虧損,經濟上十分被動。1973年嚴重春澇,大面積小麥濕整濕播,54%的小麥播在5月10日至6月20日,當年小麥畝產50公斤,農業虧損1.17億元。1981年全總局播種小麥1570.5萬畝,占糧豆面積57.6%,由于收獲期嚴重受澇,至8月10日脫不足50%,到8月末脫谷不足70%,豐產未能豐收,全總局小麥畝產僅80.2公斤,虧損1.43億元,占種植業總虧損額的59%。1978年,全墾區小麥播種1246.1萬畝,占糧豆面積的48.8%,東部地區遭受嚴重的卡脖旱,造成赤地千里。小麥畝產:寶泉嶺管理局平均55.5公斤,紅興隆管理局平均51公斤,建三江管理局平均60.5公斤。盡管由于西部地區小麥豐收,當年全總局種植業盈利7872萬元,但由于東部嚴重受災,小麥僅盈利1264萬元,只占總盈利額的16.1%。1982年,全墾區種植小麥1200萬畝,占糧豆面積46.8%,畝產100.5公斤,東部地區遭嚴重干旱,小麥畝產:寶泉嶺管理局71.5公斤,紅興隆管理局77公斤,建三江管理局34.5公斤。 小麥是墾區幾種作物中產量**不穩定的作物,豐歉年單產相差50—70%。這主要是自然氣候條件對小麥生產不利。多年的實踐證明,墾區小麥生產的全過程,受“兩澇一旱”的自然規律制約,即春澇種不及時,播種質量難以保證,這樣年份的機率為20—40%;一般年份,5 月份播種的小麥占15—20%,分蘗、拔節、抽穗分化階段正值少雨期,造成卡脖旱,其發生機率50%左右,每年受害面積占50%左右,減產幅度為20%左右,麥收期遇伏澇年份的機率也在50%左右,這樣的年份8月20日前脫谷面積只能達到70%左右,有30%由于枯熟、掉穗掉粒、穗發 芽、草荒等原因,損失很大,甚至有的被迫棄收。(見附圖) 1983年省委書記李力安來墾區視察時指出:“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旱路不通走水路。”這個指示的核心是從實際出發,尊重客觀規律,因地制宜。 按照這個辯證法,東部地區積極發展水稻,西部地區積極推廣克山農場的旱作農業,北部地區退耕還林還牧,已初步取得成效。 三、農業技術結構 在技術結構上,1979年以前,缺乏系統的綜合規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買了大機器,農具不配套;搞了大水利工程,配套工程上不去;繁育了良種,種子加工技術落后;增加了化肥,忽視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特別是不顧土壤、氣象、水文地質、地形、水利等自然條件是否適宜開荒種地,一味追求擴大耕地面積,企圖從擴大耕地面積中增加糧食產量,改善并提高農場經濟效益,結果面積越擴大,經濟虧損越嚴重。從80年代開始,走到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軌道上來,認識了“一水利、二道路、三開荒”的客觀規律。以防洪、治澇為主,澇旱兼治,防止水土流失,完成林網化農田建設,在搞好規劃的基礎上,采取工程、生物、耕作措施的綜合配套治理。并搞好種子建設,發揮良種增產作用;建立以莖稈還田為中心的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制度;擴大先進配套的耕作栽培措施,提高技術經濟效益;重點推廣了以深松為基礎的少耕和免耕耕作制;加強植物保護,提高產量和品質。 | ||
2007-4-11 15:38:48 |
發表于 @ 2008年06月29日 15:17: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