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兵團農機化>>——農四師>>
11月25日,農四師六十九團十二連職工羅愛香正忙著清理水稻地的稻草,等待機車施肥深翻,她計劃明年種植醬用番茄和打瓜,兩三年后再輪作水稻,逐步改善土壤結構,增加經濟收入。
近幾年,十二連職工依靠種植水稻,經濟收入有了明顯的增加。但2007年以來,隨著水稻市場價格的下滑,職工們明顯感覺到水稻種植不僅成本高,收入也越來越少,但長期以來,職工們始終認為種了兩年以上的水稻地,如果改為旱田,種植任何作物都長不好也沒有收入,所以仍然抱著寧愿少收入一些,也不愿將水田改為旱田輪作的思想。
然而職工向樹靈夫婦卻思維活躍,敢于創新,將兩年的水稻田改為旱田輪作。2006年,向樹靈夫婦看到其他職工依靠種植水稻收入都很不錯,也將自己的30畝土地改為種植水稻。初春從育秧、平地、整地、插秧,夫婦倆著實忙了一年,到年底一算賬,不僅沒有掙錢,還虧了本錢。2007年,夫婦倆心想頭一年水稻可能就是不掙錢,因為平地、整地很花錢,仍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繼續種水稻,但年底結算后,只是保了個本。當年底,夫婦倆當即決定將水稻地深翻后,來年種植其他作物。2008年,向樹靈夫婦種植了20畝打瓜和10畝辣椒,打瓜畝產達到了150公斤,以每公斤11元的價格出售后,20畝打瓜創產值3萬余元;當年辣椒市場價格好,10畝辣椒創產值2萬余元。他們正確把握市場導向,抓住機遇,合理調整作物結構,用實際行動改變職工們認為的水稻地當年不見產值、效益的意識。職工左輝2008年也將種植了三年的水稻改種為大豆后,當年創產值4萬余元。因此,合理輪作倒茬是“盤活”土地利用率、增加經濟收入的有利之舉。(六十九團 汪萍榮)
發表于 @ 2008年12月01日 18:22: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