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05年的一篇文章,當時我還沒有從事農機行業;2007年新大學生剛進入公司,我買了一本IE的書給他;從農機的展覽來看,中國農機的差距不在產品的差距,首先在于管理的差距、觀念的差距?!?br>
如此低劣的IE水平,如何承載“中國制造”的盛名
――關于工業工程的思考
(本文2005 5 27在工業工程網**發)
----先看下面的事實,我是一名國企轉民企工廠的副總,在一個經濟比較發達的省份,我在我的周圍做了一個調查,知道IE為何物的不足2%,能自覺應用IE手法進行現場改善的近乎為零;我在學校學習的專業是機械工程——全稱是機械工藝制造及設備,應該算工業工程的相關專業,可能算“堂兄弟”吧,但是在我的同學中知道IE的也很少,我們工廠有專門的工藝部門,開展機械產品加工工藝編制、工時定額的確定、物料規劃等工作,但他們中的很多人也沒有聽說過IE,更不用說用相關理論去解決現場的問題。
----傳統的經典IE是工業技術與管理的結合,應用于現場的改善,提高生產率、縮短交貨期、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美國著名生產與質量管理專家朱蘭博士認為,美國能夠贏得兩次世界大戰、美國****能向世界炫耀的就是――IE,工業工程。雖然我們不喜歡日本,雖然我們周圍很多人不知道IE,但大多數接受過中等教育的人都知道日本企業的現場管理水平世界**流,其實,其核心就是IE。
----中國國有企業的IE水平低下是有其歷史原因的,IE的開山始祖應該算美國人泰羅,1911年的一本《科學管理原理》標志著IE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確立,有吉爾布雷斯大夫婦、甘特的推波助瀾IE在美國開始了幸福之旅。二戰以后的日本,在麥克阿瑟刺刀的淫威的下,經過戴明的諄諄教誨,小日本的IE水平迅速達到**流水平。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報道IE在中國的古籍出處(估計永遠也不會有),大多數國人認為IE手法充其量只能算雕蟲小技,和我泱泱大國的“修身、養性、齊家、平天下”的治國之道如何可比。
----改革開放以后,萬物復蘇,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許多高校開始開設IE或相類似的專業(例如:清華為工業工程與管理),作為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也開考該專業。據不完全統計,國內有40多所高校開設IE專業。可是,時至今日,仍然沒有一套權威的中國版工業工程教科書,絕大多數是工業技術和普通管理學教科書的雜燴。**無**有的幾本教材大多是從理論到論理。
----**近,我找到幾本IE的普及讀物,幾乎全部雷同,舉的例子、畫的示意圖,出現的錯誤完全一樣,介紹IE的歷史,提到大衛.李嘉圖,和亞當.斯密都說“這里不一一列舉”。
---提高中國IE的水平,要做的第一件事是重構中國的工業工程學科體系、出版一批高質量的讀物、提高各級領導的認識、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同時通過傳統的IE手法提高制造業的水平。和清華大學2002年出版了國外大學優秀教材-工業工程系列(影印版),選題和內容都堪稱**流,其中一本《21世紀制造》已經翻譯出版。我認為有一些重復選題的863項目可以休矣,應該資助一些高質量的國外圖書的翻譯。日本人的外語水平不高,但是,他們大多數人都可以很快接受國外優秀的學術思想――因為,他們的翻譯機制是世界**流的。隨便說一下,這也是合理勞動分工――IE的第一個基本原理。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南方的一些出版社,像海天出版社雖然名不見經傳,但出版了一系列有影響的IE讀物。例如,《精益生產方式――現場IE》(劉勝軍編著)。還有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福友系列讀物有好幾本都是IE手法的經典之作,遺憾的是該批讀物的定價都比較高。這些書的特點是操作性強,大多數是臺灣或日本的書的翻版或翻譯,在外企、推行IE的工廠這些書有較多的讀者群和較高的美譽度,例如孫老師的5s 教材應該是國內的經典。
-----要做的第二件事是盡快在制造業、在工科、管理學專業的學生中普及經典IE理論。根據目前中國的經濟結構,傳統IE或者講經典IE的市場**大,更準確的說是需求**大。目前國內的經典IE應用主要在珠三角,原因是中外合資企業較多,而現代IE的研究主要在清華大學、天津大學、浙江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等為數不多的幾所高校,清華以10萬美金的高薪(要知道其實一年只有30天時間在清華,而且不開課)聘請世界著名IE專家薩文迪擔綱系主任,足見清華的雄心,但是,眾所周知,美日的IE水平不僅是研究水平、發表論文的數量,重要的是已經為傳統制造業、非傳統制造業等其他經濟組織所自覺使用,而且創造了無法估量的價值。在中國華東**大的書城――上海書城(南京書城同樣如此),工業技術的營業員不知道有工業工程的圖書,少見的幾本IE圖書被放在建筑圖書中,更不要說一般縣城的書店。如此低的知識普及率不利于其在工廠、醫院等其他組織的應用。因此,對于學校研究結構來說,傳道、授業、解惑;普及、應用、提高,任重道遠。..
-----如果說第一、二件事是對于出版界、決策層、研究機構而言,那么第三件事主要是對于企業而言(當然也包括其他組織),撥開“云霧”,返璞歸真,腳踏實地提升企業的能力。
-----解放前的事太遠,我們不去回憶。剛解放,我們還沒有工業管理的理論,有的只是“大干快上”的決心和蘇聯的156個項目;然后是階級斗爭為綱,一切都黑白色顛倒;因此,改革開放、國門打開孔茨先生的管理理論叢林到中國已經是管理新知云霧,科學管理、企業文化、績效管理、多元化、核心競爭力新名詞暴炸,昨天剛剛學會,今天又說淘汰。昨天才說是管理前沿,今天又曝光是“盜名”偽造圖書。企業一頭霧水。
-----從人才開始,從培訓起步,從現場改善做起,重新回到泰羅,相信對于企業一定有益!
發表于 @ 2007年11月02日 22:04: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