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胡偉論道>>默認>>
加強農田殘膜回收,實現農業清潔生產
胡偉賈軍相俊紅
地膜覆蓋是一項成熟的農業栽培技術,保水、保肥、提高地溫,有效地增加和延長作物生長期,確保了農作物產量的提高。然而,塑料屬于高分子化合物,極難降解,既不受微生物侵蝕,也不能自行分解,其降解周期一般為200~300年,降解過程中還會溶出有毒物質,隨著地膜栽培年限的延長,殘留地膜若得不到及時回收,土壤中的殘膜量不斷增加,造成土壤結構破壞,阻礙作物根系對水肥的吸收和生長發育,降低土壤的肥力水平。甚至引起地下水難于下滲、土壤次生鹽堿化,**終導致土壤質量和作物產量下降。長此下去,必然給后人帶來難以解決的污染危害,對農業可持續發展構成嚴重威脅。
近年來,我市棉花種植面積不斷擴大,2000年為22.65萬畝,2001年達到67.5萬畝, 2003年猛增到105.9萬畝,2004年再擴大到120萬畝,2005年受上年棉花價格下降的影響,種植面積有所減少,但種植面積仍達到100余萬畝。我市在棉花種植中,幾乎都采用了地膜覆蓋的生產方式,地膜覆蓋對于提高地溫,保墑、保肥, 提高棉花產量發揮了顯著作用,因此發展很快。但是,在這項技術推廣、應用同時,由于缺乏有力的回收殘膜的措施,造成廢舊地膜在土壤中的殘留積累量逐年增多。按我市目前每畝棉田用農膜2.5千克用量計算,年使用農膜量達到250萬千克。由于沒有采取回收措施,這些農膜幾乎都殘留在農田或地邊、溝渠中,對農田和周遍環境帶來極大的污染,這種被稱為“白色污染”的現象日益嚴重,已經開始威脅到農業生產和農業生態環境。
土壤殘膜污染問題已引起廣泛的關注,我國不少地區已開展對殘膜量的調查和殘膜對農業生產影響的研究。在新疆,根據調查測算,連續覆膜3年的棉田,地表每1m2有大小碎片47.3塊,折算每畝有殘膜3 .47kg,耕層30cm內每1m2有殘膜56.6塊,折算每畝有殘膜3.86kg,兩者合計每畝有殘膜7.33kg。連續覆膜3-5年的土壤,種小麥產量下降2-3%,種玉米產量下降10%左右,種棉花產量則下降10-23%。據黑龍江農墾環保部門測定,土壤中殘膜含量為3.9kg/m2時,可使玉米減產11-23%,小麥減產9-16%,大豆減產5.5-9%,蔬菜減產14.6-59.2%。又湖南省調查,使用地膜1年的地塊,每畝殘膜約2.17 kg,使作物減產6.43%,連續使用5年地膜的地塊,每畝殘膜21.69 kg,使作物減產24.70%。連續覆膜年限越長,地膜殘留量越多,對作物產量的影響越大。
農田殘留地膜的危害主要表現為四大方面。一是破壞土壤結構,影響耕地質量和土壤的透氣性、透水性等;二是造成化學污染;三是影響農作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不同程度地抑制了農作物的生長發育,造成減產;四是對牲畜有害,牲畜吃了帶有地膜的飼料后,會引起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1、殘留地膜對土壤環境的危害
1)土壤滲透是自由重力水向土壤深層移動的現象,由于土壤中殘膜碎片改變或切斷土壤孔隙連續性,致使重力水移動時產生較大的阻力,重力水向下移動較為緩慢,從而使水分滲透量因地膜殘留量增加而減少,土壤含水量下降,削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甚至導致地下水難下滲,引起土壤次生鹽堿化等嚴重后果。
2)殘膜造成灌水不均勻和養份分配不均,土壤通氣性能降低,影響土壤微生物活動和正常土壤結構形成,**終降低土壤肥力水平。
2、殘膜對農作物的危害
由于殘膜影響和破壞了土壤理化性狀,必然造成作物根系生長發育困難。凡具有殘膜的土壤,阻止根系串通,影響正常吸收水分和養分;作物株間施肥時,有大塊殘膜隔離則隔肥,影響肥效,致使產量下降。
3、殘膜對農村環境的影響
由于回收殘膜的局限性,加上處理回收殘膜不徹底,方法欠妥,部分清理出的殘膜棄于田邊、地頭、水渠、林帶中,大風刮過后,殘膜被吹至田間、樹梢、影響農村環境景觀,造成“視覺污染”、環境污染。
由以上分析不難看出,地膜污染防治工作已到了非抓不可的地步,必須當作一項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來抓。否則,若干年后農民只能把地先篩一遍才能進行耕種。歷史的經驗和教訓讓我們逐漸懂得,人與自然相互依賴、相互依存,不存在征服與被征服。客觀地認識、運用自然規律,科學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積極地保護、改善自然環境,是新世紀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年復一年的地膜殘留日趨嚴重,殘留地膜的問題如再不得到解決,必將對天津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構成巨大威脅。同時,治理殘膜污染、保護農田的生態環境將是地膜覆蓋種植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地膜污染主要是一種物理污染,可以通過提高地膜產品質量和強化回收手段等方法來減少或避免。當前,我國降解塑料地膜的研制開發和推廣應用工作雖然取得一定的成績,可是推廣難度很大。一是降解塑料地膜的價格高(比普通塑料地膜高10%以上),農民嫌貴不愿意買;二是降解時間可控性難以保證。同時還存在人工收膜勞動強度大,工效低,收凈率低的難題。
隨著我國由傳統農業向生態農業的轉變,以及清潔生產理念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促使農業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逐漸向良性循環方向轉變,殘膜污染已成為必須正視的問題,因此,必須重視殘膜的回收工作,解決殘膜問題,以實現農業的清潔生產,改善農業生產的生態環境,確保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建議:
1、應大力宣傳殘膜留存在土壤中對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的危害性,提高各級領導和農民對殘膜污染危害的長遠性、嚴重性的認識,提高回收殘膜的自覺性;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實施針對殘膜回收的農田凈土工程。目前,殘膜的回收是解決殘膜污染的主要手段,因此,要給予資金支持,以項目形式,由農機部門發揮行業優勢,研制、引進地膜回收技術和機具,開展試驗示范,指導農民回收殘膜,實現農業的清潔生產;
3、制定農田殘膜標準并制定鼓勵回收和超量處罰的政策,使農田殘膜污染問題的解決納入法制化管理的軌道。
發表于 @ 2006年04月05日 08:47:00 |點擊數()